尋幽石碇──黑煤礦與石頭屋 | 拾書所

尋幽石碇──黑煤礦與石頭屋

$ 180 元 原價 200

  石碇是出外打拼遊子的溫暖家鄉

  也是臺北人逃離喧囂的桃花源

  舊時的挑夫與現代的遊人在此落腳

  河中自然巨石與居民搭建的吊腳樓相鄰而居

  東西街上飄散著邊城純樸的氣質

  喚醒了我們心中嚮往田園的陶淵明

  石碇的歷史發展可從「石頭屋與黑煤礦」談起,早期石碇以大菁、茶葉交易成為北臺灣的染業、茶業重鎮,西街上當時建造的石頭屋、集順廟、老樹都見證了這段興盛時光。之後煤礦業盛極一時,為了解決大批外來人口但腹地狹小的問題,便在東街發展出吊腳樓特殊的建築形式,經濟重心也從西街往東街移動。串聯深坑與淡水的淡蘭古道也一直扮演著石碇繁榮重要的角色。

  近年來,石碇融合傳統與地方特色發展出如百年打鐵店、藍染教室、泥畫屋、水晶玻璃、靈芝農場、蝴蝶館等,以及在當地立校華梵大學內的華梵文物館則收藏許多年代久遠的佛教經書、畫作,都是石碇尋幽探訪的好去處。如嚮往大自然的風光,則有鱸鰻潭、玉桂嶺、豐林渡船頭、雙溪口等可供遊憩。此處清幽的山水更吸引許多人前來修行,並建造了姑娘廟、佛濟寺等清幽的場所。

  爬上皇帝殿,站在頂巔的山陵線上,峭壁如削肩美人,而你,就是皇帝。石碇山水的魅力,要在弄得一身泥濘之後才能體會。不妨就在山裡耗上一整天,步伐慢了下來,就會看到一捲一捲努力爬行的彩色小蟲從腳邊奮力爬過。桂花迷人的幽香、陣陣,在你慢慢走的時候,才跟上了步伐。

作者簡介

  姚忠誠

  現任二魚文化叢書與《飲食》雜誌編輯,主編與合著有《幸福指數海拔4000尺——尼泊爾多波》、《台灣四季——日據時期台灣短歌選》、《2007臺灣飲食文選》、《素美食──評比臺灣49家優質素餐館》。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