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昭和篇 1926-1945)上 | 拾書所

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昭和篇 1926-1945)上

$ 410 元 原價 520

一個生於台北、長於蘇澳的日本女子,
三代世居台灣,十五歲前過著殖民地生活。
台灣是她的故鄉,也是他鄉。
眼見有台灣經驗的日本女性逐漸凋零,
她懷志二十年,研究十年,
從明治、大正到昭和,
以百萬字記錄殖民地的生活百態。
透過她的眼睛,異文化中的日本女人
輝映著多樣卻樸實的庶民風采。

  進入昭和時期,台灣各種文化休閒活動和社會運動盛行,講習會、咖啡廳與舞廳一樣蓬勃。然而,隨著世界經濟不景氣持續惡化,日本法西斯分子加快侵略的腳步,戰爭一觸即發。總督府逐漸推動軍國化與皇民化運動,謀求同化台人,統制人力物力資源,以達成軍事目的。

  婦女運動亦於一九二○年代興起,在台生活的日本女性組織各種婦女團體,倡議和平,主張婚姻自主、經濟獨立、教育平等,積極爭取參政權,並在台灣推廣節育,企圖免除墮胎的罪行和污名。然而,滿洲事變爆發之後,婦女組織不再舉行和平運動,反而日益熱中國防軍備,當局也禁止墮胎,強調生育報國。

  愛愛寮的施照子  生長在日本富貴家庭的照子,不顧雙親和親戚的反對,嫁給喪偶的施乾,協助照顧艋舺愛愛寮的院民,當地人稱她為「乞丐母」。

  芳乃館的永戶朋  台灣娛樂界的「開拓者」是芳乃館的永戶朋(永戶��)。在日本與台灣各地數千處的劇場、電影院裡,一開始就由女人一手打造並擔任館主的,只有永戶朋一人,堪稱女中豪傑。

  跳舞時代  到了昭和時期,台北業者逐漸突破禁令申辦舞廳,並舉行舞蹈試演會,內地人、本島人不分男女一起跳起來。在不景氣的時代,也要及時享樂、自由戀愛。

  內台通婚  日本人與台灣人通婚已是合法,然而日本婦女嫁給台灣男性時,因為戶籍法尚未在台施行,即使結婚幾十年,在法律上妻子的戶籍仍然設在日本或是變成無戶籍者。

  女人的子宮  昭和經濟恐慌階段,有關避孕的演講會及諮商所,都能獲得寬容的對待,婦女與貧苦家庭盼望節育能夠全面合法化。隨著戰爭逼近,當局再度逮補了推廣節育或是墮胎的女子,對女人的子宮展現強硬的姿態。

作者簡介

竹中信子

  一九三○年出生於台灣台北市,從台北州蘇澳郡蘇澳小學校畢業後,進入台北州蘭陽高等女學校就讀。十五歲日本戰敗投降才回日本,後畢業於福岡縣立門司女子高等學校及武藏野音樂大學。

  三代世居台灣,是標準的「灣生」。祖父為「仙台號」輸送指揮官竹中信景,一八九五年率部隊自蘇澳港登陸,二年後退役回蘇澳定居,並開發冷泉,創立「那姆內」彈珠汽水工廠。母親為「靜修女學校」第一屆畢業生,曾返母校任教。

  目前是公司職員,並擔任財團法人台灣協會理事。蘇澳是她的第二故鄉,近年多次回台拜訪兒時好友,並於二○○七年七月特地回蘇澳參加冷泉文化節。

譯者簡介

熊凱弟

  現為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土地資源系兼任講師、私立致理技術學院財金系兼任講師。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