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都是在大人的潮流中長大的,如果父母親和教師都在誇強侮弱的世俗漩渦中沉淪,忽略教導「保持自我,友好互助」的人性目標的話,孩子們的心會受到傷害、生病,然後叛逆。--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船越準□
在台灣的中小學階段,有很多人把當「教師」,作為長大後的人生志願。
為什麼日本的教育家船越準?,卻認為教師是一項「可怕」的工作?
而台灣的教師,為什麼又被普遍認為是讓人羨慕的「鐵飯碗」?
本書由有數十年教育實務經驗的教育家所寫所譯,對教師工作的觀察及討論,極為仔細深入。
台灣與日本的背景不盡然相同,但教育及教師工作的本質並無差異,因此仍很值得參考與借鏡。除了教育界,一般人也可以藉由這本書,更了解師生及親子之間微妙的互動。
本書特色
1.作者本身為教育工作者,藉由個案的陳述,讓讀者可以很清楚的體會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問題,以及身為教育工作者所必需承擔的責任。
書中的每一個案,宛如故事般的精彩,讀者可以發現真實人生有時候比小說更吸引人。
作者簡介
船越準□
1926年生於日本秋田縣明治村(今羽後町)。二次大戰末期到戰後,擔任小、中學教師。1987年退休後,從事演講、寫作。1989年獲頒秋田縣教育功勞獎。
除了《寫給當了教師的可奈子的信》、《SOS校園?的求救聲》、《教師這可怕的工作》之外,還著有《我的父母親是最棒的》、《紅色的外套》等書。都是以給當了教師的可奈子(作者虛擬的人物)的信形式寫出。這也是他四十年教育工作,珍貴的經驗結晶。
譯者簡介
楊守全
1931年出生於台灣桃園大溪。在大溪鎮員樹林國小、花蓮縣瑞美國小讀完小學,進入花蓮中學。高一時輟學,考上小學的代用老師,在紅葉國小任教兩年後復學。高中畢業後就讀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後,返鄉服務於初、高中及專科學校,擔任教師及校長。創辦及經營瑞穗初中、花崗國中、玉里高中、大漢工商專校,期間兩度留美,修得教育學博士學位。
1987年進台灣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研究室,從事研究工作。1994年退休。1989年創辦《東海岸評論》月刊,並著有《青年期社會關係之發展及其指導》、《教育工作人員法律責任》、《當仁不讓》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