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臺灣知識分子離經叛道、矛盾衝突的時代縮影……
這是一個知識分子晝伏夜出的年代,在燈光閃熾、人潮擾攘的鬧市中,尋找志業相投的革新夥伴;他們在朦朧煙圈中祕密集會,於激辯明志中離散,在強勢政權的壓制下,時有星火犧牲殞落。
在時代的浪潮裡,有人迷失徬徨,有人針鋒相對,但是一旦下了水,誰也沒有回頭的機會……
為什麼臺灣年輕人的「次文化」不同於其他社會的同類現象,而能展現推動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呢?臺灣知識界,一向耽溺歷史悲情和族群矛盾,彷彿這些特殊遺產,只能帶來問題和煩惱。但不正是由於特殊的歷史反覆和激盪,人的腦袋才變得更加複雜更加細膩嗎?不正是由於族群之間的不同風俗習慣、思維方法以及態度經驗和行為,才有今天的大熔爐效應嗎?
─劉大任
作者簡介
劉大任
臺大哲學系畢業,早期參與臺灣的新文學運動。一九六六年赴美就讀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政治研究所。因投入保釣運動,放棄博士學位。一九七二年入聯合國祕書處工作,一九九九年退休,現專事寫作。
著作包括小說《劉大任袖珍小說選》、《晚風習習》、《杜鵑啼血》、《落日照大旗》、《晚風細雨》、《殘照》、《浮沉》、《羊齒》、《浮游群落》等,運動文學《果嶺春秋》、《強悍而美麗》,園林寫作《園林內外》,散文及評論《憂樂》、《晚晴》、《月印萬川》、《冬之物語》、《空望》、《紐約眼》、《無夢時代》、《走出神話國》、《赤道歸來》、《神話的破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