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別讓不及格的就醫常識,害了你的健康!
看病要看對科,不要病急亂投醫,最後沒藥醫。
看病、治療如同考試,事先做好功課,擁有就醫常識,才能更容易恢復健康。
我們都知道生病、不舒服的時候要看醫生,不過多數人並不清楚明瞭現在的醫院分級制度的差異何在?甚麼狀況應該去診所就診、甚麼時候應該直奔大型教學醫院掛號?或是,該不該掛急診?應該要看哪一科?以及,該詢問醫師哪些問題才能清楚了解自己的病況?如果醫生要求做檢查,哪些檢查需要三思?
至於已經就診掛號了,醫生的診斷是不是就是不容置疑的?那些朋友形容有神奇療效的藥物是不是也應該嘗試?定期做健康檢查報告正常,是不是就代表身體完全健康?……諸如此類的問題,在生活中不勝枚舉。雖然我們也許不需要常常看醫生,但若是因為弄不清楚看病的要領,將因此失掉寶貴的健康、甚至性命。本書就是在教你找對醫院、看對醫師、正確用藥以及醫病溝通要領,破除健檢迷思,並教你避免院內感染的技巧。
重點提示:
.家庭醫師是你和全家人維持健康的最佳夥伴;婦科、內科、小兒科醫師,都可以是家庭醫師。
.出現過敏症狀或胸痛,不要輕忽,應馬上找醫師或掛急診;但發燒、胃灼熱等現象,可以先用簡單方式緩解。
.尋找良醫的時機,應在你身心健康時;生病痛苦時,很難頭腦清醒地找到好醫生。
.定期健康檢查,不代表身體一定健康;有效的健康檢查,需要「量身訂做」。
.尋求治療的第二意見時,建議挑選不同醫療體系的醫院及醫師;急症時,應立即處置,不適合找第二意見。
.別人的解藥可能是你的毒藥,不可以隨便分享;貴的、新的藥也不見得適合你。
.對即將進行的手術了解愈多,則手術成功機率愈大;事前準備充分,則術後恢復就愈快。
.要避免院內細菌感染,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洗手、洗手、再洗手;潮濕的東西最容易沾染細菌,造成感染。
-案例1-
單身漢老陳,63歲,是四十多年的菸槍,最近整天咳嗽不斷。在藥局買了幾次咳嗽藥水,也到診所看了三、四次拿藥,兩邊的藥水效果都差不多,只是診所多了幾顆讓老陳睡得舒服點的安眠藥。
診所醫師總勸老陳戒菸,且告訴他六十歲以上可以用健保做個基本的體檢。但老陳嫌麻煩,一直沒有去。有一天,老陳發現有些喘,慢慢走到窗前,打開窗子,深深吸一口氣,彷彿好些。趁清晨,下樓去小公園走走,才發現舉步維艱,連平常很舒服的舊運動鞋都覺得緊。老陳意識到不對勁,叫了計程車到大醫院。
服務台小姐告訴老陳到急診室。他躺在病床上咳個不停,只好坐起來,呼吸才稍微順了點。急診醫生為他初步檢查並驗了血,認為他是氣管炎加肺氣腫,囑咐他吃完三天的藥再回醫院看胸腔科追蹤。
老陳回家後躺在床上還是不舒服,頭下墊了兩個枕頭,才得以稍微休息。隔天,老陳又發現自己腳腫手脹,但他實在不想再經歷大醫院那種人聲鼎沸的情況,便辛苦地走到小診所。醫生看了看、再用聽診器聽了一下,做了一個心電圖,認為他的咳、喘、腿腫等症狀,是心臟的毛病引起的,告訴他必須到醫院求診。。
Q:老陳究竟生了什麼病?他該怎麼做呢?
(1)不管什麼病,保命要緊!應去掛急診,既快速又省時!
(2)可能是胸部相關疾病。早該去大醫院掛號,做徹底檢查。
【正確答案】(2)
【分析】
. 急診處的疏失,中外皆然,醫護人員在忙亂之下,該為病人作的檢查都沒作。喘和咳嗽不會立即致命,掛急診成效不大。
. 所有人都應注意聆聽自己的身體變化,﹁你﹂才是最好的醫生。長時間呼吸不順、須將枕頭墊高才能入睡,這些都是警訊,早就應該安排時間看醫生。雖然大多數咳嗽只是普通的呼吸道感染,但必須注意的是,有些嚴重疾病的早期徵候只是咳嗽,如氣喘、支氣管炎、肺結核、鬱血性心臟衰竭、肺部血栓、肺部腫瘤等,到醫院做個心電圖、x光,即能做出正確的診斷。
另外,有些藥物會造成持續的乾咳,如:治高血壓的乙型阻斷劑(B-BLOCKER)、血管張力素轉換(酉每)抑制劑(ACE inhibiter)、治療青光眼的Timolol等,必須注意。
作者簡介
張之申 醫師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博士。旅美期間,曾任賓州大學與紐約大學醫學院內科血液腫瘤科臨床副教授、舊金山青少年婦女醫療中心醫務主任(整合醫學 、預防醫學、臨床醫學),也曾服務於史丹佛大學、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紐約大學等醫學中心。並曾任職於台灣的台大、榮總、國泰等醫學中心 / 醫院。
著作包含《一定要看名醫嗎?》、《My Little Book of Sunshine》(英文繪本)、《青春期,健康行》、《後青春密碼》、《提升你的抗癌食力》等。
出生於書香世家,自小耳濡目染,嗜文學。喜繪畫,無師自通,妙筆一揮,信手拈來,每每令人發噱,也發人深省。
為人謙虛,淡泊名利,熱心助人,負有強烈的正義感。行醫數十年,堅行「醫學即藝術、關懷與奉獻」的坎坷路至今。由於背負母親因醫療疏失而逝世的遺憾,加上周遭親朋好友的慘痛經驗,立志教導大眾正確的求醫觀念。
曾出版的《一定要看名醫嗎?》一書(原水文化出版),旨在教導讀者以有智慧的方式和醫療團隊溝通,進而獲得健康。睽違數年之後,再出版本書,剖析台灣看病、治療、住院、健檢的陷阱及迷思,教導大家做個聰明的病人。
部落格:張花筆醫話醫畫tw.myblog.yahoo.com/painter688/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