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城際陸路運輸系統發展策略:西部地區(中部區域)摘要報告 | 拾書所

臺灣地區城際陸路運輸系統發展策略:西部地區(中部區域)摘要報告

$ 95 元 原價 100

  臺灣西部走廊屬國土空間上的「西部創新發展軸」,其未來發展將強調「以創意、創新作為城鄉轉型與發展的核心價值」,而依據國土空間發展策略計畫(行政院99年2月22日院臺建字第0990002926號函核定)之規劃,中臺都會區域以「優質文化生活中樞」及「新興科技走廊」為未來發展重點,區域內並應強化整體網絡結構、維持適宜的中小發展規模。本計畫設定臺灣西部走廊中部區域的運輸發展願景為「構築一個兼具競爭力、人本及永續的運輸服務環境-優質人流、效率物流」。

  區域運輸發展目標如下: 1.消除鐵、公路運輸瓶頸。 2.支持產業發展的運輸需要。 3.改善通勤運輸服務。 4.建置符合公平及效率的公共運輸服務系統。 5.建構安全、低碳、人本及智慧化的運輸環境。由於位處西部走廊之中心位置,區域運輸環境易受通過性交通干擾成為宿命;既有的核心都市臺中市居於中央山脈與大度、八卦山之間,臺中襟山而帶海,都會區域東西頗寬,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之後,整體都會區的運輸環境有待因應新的空間特性及發展目標重新組構;區域山區聯繫應在確認「中央山脈保育軸」以及「限制發展地區」的空間架構之下,以友善環境方式審慎供給;至於鄉村地區及偏遠地區,由於發展相對分散且低密度,當所得水準進一步提升時,小汽車的盛行似無法避免,但是基於運輸公平的原則,尤其該類地區平日多老弱婦孺眾多,政府對於基本民行必須給予體貼的安排;觀光地區的運輸則應採適度管理、彈性供給的原則,建構一個支持建設與管理並重、數量與品質兼備的中部區域運輸環境。因應臺灣西部走廊中部區域運輸環境的特質與課題。

  建議中部區域各運輸面向的發展策略方向如下: 1.軌道系統:形構優勢分工的區域軌道運輸網。 2.公路系統:補強支持多核心發展的階層式公路系統。 3.公共運輸及人本交通:築構友善的運輸服務環境。 4.空間整合:加強空間鏈結,發展重要運輸走廊。 5.觀光運輸:創建彈性供給、理性管理的觀光運輸樣態。臺灣西部走廊中部區域的運輸發展模式需要改變,尤其未來臺灣地區人口成長趨勢漸緩,整體運輸系統面臨的壓力業已稍緩,未來運輸系統亦應逐漸肩負引導空間緊實發展的重要任務,緊密整合運輸發展與土地使用系統,邁向效率與品質兼具的區域空間發展方向。針對中部區域各項運輸策略之推動落實,本計畫提出以下建議供參: 1.積極建立部門內部的基本共識與認同。 2.優化整體運輸環境應由路權管理做起。 3.加速落實區域運輸管理策略。 4.主動進行跨部門的溝通與協商。 5.進行制度面的革新以強化計畫推動的能量與誘因。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