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文教育的人大都知道,對某些唐宋詞裡的名句,歷來頗有爭議,譬如「未老莫還鄉」,「問君能有幾多愁」,「多情應笑,早生華髮」,「天涯芳草無歸路」,「燕兵夜娖銀胡鞁」。在處理這些句子時,我完全憑藉自己的主見和斷。我必須承認,在某些地方,我不得不有所增刪。
在翻譯過程中,我一再觸礁。以辛棄疾的《賀新郎》為例,詞中一大堆的典故,簡直使我毫無辦法,我因此擱筆兩週。隨後,我想到一個解決辦法。我決定依照美國演說家英格索爾寫《拿破崙》、《戰爭心影錄》的筆法,用「我親眼看見」的方式,交代事件。我的翻譯進度遲緩,我不在乎,我有的是閒空。
從網絡或書本上,我可以找出很多有關的可笑例子,來為自己的短處做擋箭牌,可是我不會這樣做。自己犯的錯,由自己負責,毋須找藉口。
作者簡介
曾希邦
新加坡人,1924年出生。受中等教育。歷年任新加坡《南洋商報》《星洲日報》、《聯合早報》編輯。著有《黑白集》、《藍蝴蝶》、《沙壺》、《消磨在戲院裡》、《浪淘沙》、等文集。退休後,寫了一個舞台劇《夕陽無限好》,並在外地雜誌上發表了一些短篇。翻譯作品《鄭皮橋家書》、《和摩利在一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