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之春》的世界
為什麼要主動創造出《水田之春》這個獨特空間呢?或許僅僅是希望將讀者留在此地,甚至離開了作品,也能在心中繼續留下作品的情感、洞見、溫度與力量,讓自己與讀者留在這樣的世界裡頭一起成長。
《水田之春》的寫作心懷,一開始是以陪伴親人療傷為起點,走向觀照與結晶的尋道之路,是尋道型的療傷系寫作,在受苦中煉淨完成自我,也因受苦察覺天地事物之苦,產生救贖心志與力量。
《水田之春》詩集共七輯30首作品,大都為十行以內的兩段式小詩。初稿約完成於2007年2月,2008年5月第一輯〈水田之春〉完成編組,並發表於同年苗栗縣夢花文學獎;從2007年初到2009年底經過多次刪削,2009年9月完成後續其它輯編組後,方於2009年12月正式定稿,且確定最後形式。
《水田之春》形式上採取了兩段式的短詩,是以「一河兩岸」的格局,也就是此岸、彼岸的結構,創造兩岸之間的空白(意識上的空),進行意識的蛻變或轉化。
散文中〈紅癌中盛開的苦花〉(2006)寫在《水田之春》之前,且發表於同年苗栗縣夢花文學獎,詩中許多意象都是醞釀孵育於此,可視為與《水田之春》相互轉注之作,一併收入,可作為《水田之春》攻略秘笈。
七輯組詩包含七個療癒面向
《水田之春》的出版涉及自我療傷、自我完成與分享的過程,七輯組詩包含七個療癒面向,「七」在《水田之春》本身就意味著靈性之旅途,是面對心中暗影、屠掉火龍(禪宗則有安禪制毒龍的隱喻),取回聖杯(鑰匙)的朝聖之旅。
「水田」為引領全詩的主意象,也是藉病痛映照生命課題、觀照身心療癒起伏關係、燃燒業果使生命趨向結晶的「神聖空間」;罹癌與面癌過程的重要事件則成為節點,是復返生死,生命得以一再更新的「神聖事件」,放在時間的脈絡則成為「節慶」,是紀念人在面對生死過程中,面見神(道)、經歷神(道)的「神聖節慶」。
綜觀詩集《水田之春》運用了較多的宗教典故或象徵,並試圖推陳出新。或以言說傳統為基礎,更新內涵以與當代意識扣連,或是在歷史脈絡上往前推衍,從時代格局上促成新的認知與表達;因此,各種意象是來自不同宗教的修正系統,再從自身的體驗出發,予以會通而有所取用。
懸掛於水田之春觀照場域的謎題,對於想要解開自身如何歸鄉之謎的讀者,可參考自身尋道經歷,過往經歷即是一部尋道辭典,過往尋道功法即是一把解謎之鑰。
登錄水田之春的鑰匙
進入水田之春觀照場域的讀者們,可以把30首詩視為30張牌,每張牌裡的詩句都隱藏有意象,引導我們沉思冥想,讓浮現的主題及其意義,協助我們完成一場心靈療癒旅程。
從開始的「水田之春」到旅途的最終點也是至高點的「灰色的路」,每一輯的詩題「水田之春」、「霧中水月」、「寂靜的夜」、「一棵病的老樹」、「傷者」、「旅行的死亡」、「灰色的路」,分別從土地、水、火、木、金、風、空等元素支取力量,然後,在各輯組詩中又與地、水、火、風、空等元素交叉連結,應對出不同的複合元素影響下的力量類型,所以,對讀牌者來說,每一張牌可從自然元素的特質去理解意義或是處境,啟示通常隱藏其間。
無論取出哪一輯哪首詩,解牌時,只要記得各種自然元素都是協助心靈與身體面對生命課題的橋樑,那麼,無論牌面上的詩句呈現晦澀或明朗、灰調或彩度強烈,它都只是通往瞭解生命實相的一面鏡子,旅途中的幽谷、曠野、荒山、河流、海洋、市集,都只是暫留的渡口,不從高低先後論斷層次,最終此岸成彼岸,自己是擺渡人也是舟中客。
本書特色
攻略手冊PARTⅠ
編輯越接近尾聲,越感到《水田之春》不是一本傳統中認知的詩集,與其說它是一本詩集,倒不如說這是一部設謎與解謎的解碼遊戲或是解謎書。一張畫可以成為探討宗教義理懸案的鑰匙,一本詩集或許也可以成為任何一個具有宗教性的讀者,敲A門、走進、走出!敲B門、走進、走出!敲C門、走進、走出……分享尋道經驗的寶庫。
很多門,不會是惟一的一座門,所以這部攻略手冊會是PARTⅠ。
相信赫赫的讀者將會貢獻出PARTⅡ、PARTⅢ、PARTⅣ、PARTⅤ,因為不同的氣質才性、不同的文化信仰、不同的身世遭遇,會有不同的遇見神、看見自性的契機與體驗。
因此,赫赫說:只要心靈誠實、勇敢,這無數的門都會帶著我們回家、回鄉。
作者簡介
薛赫赫
本名薛淑麗。出生於屏東內埔鰻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曾就讀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長年關注宗教會通領域。
作為一個詩人,我想回到這顆可相應天地萬物的初心,建造一座本心煥發,內外澄瑩的「光之字屋」。
譯者簡介
紀慈
崇拜繆斯女神,喜創造。閒暇廣讀文學。熱愛藝術。生活恬淡自如。如此而已。
何孟昭
喜愛探究生命的本質,自許自古今中外的經典裡,從日常生活的學習中回歸見素抱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