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特寓言系列5 | 拾書所

甘特寓言系列5

$ 576 元 原價 800

  甘特寓言──開啟教育新紀元

  甘特.鮑利與歐洲頂尖科學家跨界合作的寓言故事

  喝清澈低溫的水會缺氧?吃紅色的米可以保護眼睛?
  用荷爾蒙把母魚變公魚會比較好吃?
  海豚和蝙蝠如何用鼻子和耳朵看東西? 
  擁有比自己所需更多的東西,就是小偷?

  「不要期望地球生產更多東西,而要更善用地球已經生產的東西。」這是零排放研究創新基金會(ZERI)的中心思惟。零排放研究創新基金會從教育著手,創辦人甘特.鮑利寫出一系列的寓言,每個寓言都揭露了許多現實上的問題,希望改變社會制式的框架,尋找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讓新的生產與消耗系統能符合地球上每個人的所有基本需求。而這樣的觀念,正需要深植到下一代的心中。透過閱讀這一系列的寓言,能讓我們的孩子學著思考,深入瞭解我們所處的環境,認識地球與建立保育觀念。不但能增長孩子的學術知識,同時還能提高孩子的情緒智商和藝術表現。

  甘特寓言在每個寓言之後,特別設計了延伸思考討論的故事探索,增進孩子與家長、老師對複雜系統的了解。更讓孩子明白,每個小小的點相互連結,就能織成大大的未來,讓孩子相信自己,做個勇敢做夢、勇敢逐夢的孩子。

  甘特寓言共有36個寓言,縱分為7個主題:水、食物、居住、健康、能源、工作和教育;並由淺入深的依程度橫分成5個系列。整套書共有:

  1.寓言故事36本(系列1-4各有7本,系列5有8本)
  .故事——中英對照的寓言故事
  .故事探索——有關寓言故事的進一步思考與探索。包括:你知道嗎?、想一想、自己動手做。

  2.親師手冊5本(系列1-5各一本),每一本分別介紹系列中的書,包含:
  .背景知識——各學術領域的背景知識。
  .情緒智商——體會寓言主角的感受。
  .藝術——提供相關的藝術活動。
  .建立知識連結——建立知識系統的連結。
  .落實能力——提供實際行動的策略。
  .這裡的故事或延伸的討論——以台灣觀點,連結與寓言相關的本土經驗。
  .更多的知識或故事的反思——以台灣觀點,連結與寓言相關的深入探討。
  .故事的靈感——故事的真實基礎。

  【系列5內容】

  《山羊》、《紅米》、《種一棟房子》、《用鼻子和耳朵去看》、《只要公魚》、《逆流而上》、《哥倫比亞的蘑菇》、《大熊與狐狸》。

作者簡介

甘特.鮑利(Gunter Pauli)

  1956年生於比利時,是一位經濟學家與企業家,也是「藍色經濟」模式創始人,1983年以27歲的年紀與施振榮、林懷民等人同時獲選為第一屆的「世界十大傑出青年」,是該屆最年輕的當選人。

  1994年成立零排放研究創新基金會(ZERI)開啟有別於一般學校系統的教育計畫平台,推廣以無廢棄、零污染、低成本的方式來解決環境問題,以求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的永續發展。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