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日治時期台灣電影人的交涉與跨境 | 拾書所

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日治時期台灣電影人的交涉與跨境

$ 331 元 原價 420

  *呈現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並重現台灣電影史中失落的一環。
  *善用中日語的日記書簡、訪談、政治外交檔案等新史料解開歷史謎團。
  *解開台灣-上海-重慶三地間電影周邊的政治性,並循線勾勒出跨界台灣電影人的足跡。
  *探索劉吶鷗為何被視為「漢奸」暗殺?
  *解析何非光為何被「遺忘」?
  *看殖民時期台灣電影人如何在政治夾縫間,交涉、跨境並為電影藝術賣命。

  近年來台灣電影在國際上發光發熱引起風潮,本書帶領大家進入台灣電影起源的日治時期,探索追求電影夢的台灣電影人的故事,拾回電影史中遺落的拼圖。

  因緣際會在日本看到戰後歷史的台灣電影《悲情城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點燃作者三澤真美惠教授探究台灣電影史的興趣,跨界到台灣研究台灣歷史,現在由她研究生涯的出發點──臺灣大學出版《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日治時期台灣電影人的交涉與跨境》中文版,深具意義。

  日治時期的台灣電影人,在「帝國」日本與「祖國」中國的夾縫間不斷反覆地「交涉」與「跨境」,從電影中尋找自我表現的場域。他們在殖民地台灣展開的「交涉」,為何無法讓電影製作走向產業化?在殖民地台灣裡,身為被殖民者的台灣人一旦主動想與電影扯上關係,必然需要與殖民主義進行交涉,但這種追求殖民地解放而展開的交涉,卻也往往是被迫妥協的受壓迫過程。當一心企求超越與殖民主義交涉的局限性時,台灣人有限的選擇裡,就會浮現「跨境」這個選項。

  跨境後的電影人劉吶鷗為何被視為「漢奸」暗殺?透過探討劉吶鷗被暗殺的背景,可以讓我們理解劉吶鷗本身參與交涉的背後,存在如何複雜的政治角力。1949年以後的中國,不只何非光,很多滯留大陸的台灣籍的人,中國只要一有政治鬥爭,他們馬上被指為「日本間諜」、「台灣特務」,而備受迫害。曾經積極抗日卻滯留大陸的台籍電影人何非光,又為何在戰後被海峽兩岸故意遺忘半個世紀之久?

  本書運用各地的檔案史料與日記、書簡、個人訪談等資料,解開台灣-上海-重慶三地間電影周邊的政治性,並循線勾勒出他們的足跡,重新連接起電影史當中失落一環的首度嘗試。

作者簡介

三澤真美惠

  1964年出生日本大阪府。1987年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畢業後曾任職於出版界,後留學台灣。1999年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2004年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和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博士後期課程學分修畢。曾任早稻田大學演劇博物館21世紀COE事業客座研究助理,現為日本大學文理學部中國語中國文化學科教授。2006年以〈植民地期台灣人□□□映□活動的軌跡──交涉□越境的□□□□□□〉取得東京大學博士(學術)學位。著作包括《殖民地下的「銀幕」──台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年)》(2002)。最近論文著作有〈米國廣報文化交流局(USIS)□台灣「自由」映□陣營的形成〉(2009)、〈「戰後」台灣□□□□「日本映□見本市」──1960年的熱狂□批判〉(2010)、“ From Censorship to Engagement: China’s Regulation of Motion Picture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 Modern Asian Studies Review Vol.3 (2010)等。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