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浪滔滔,逝者如斯。雲散月明,不逝者如斯。
清初薙髮,號稱「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此則薙腦,是「留頭不留腦,留腦不留頭」。萬里山河,邊疆農村,轉眼成了巨大沒有圍牆的集中營。
陳朗先生蒐文成集,訂名「瓿齋文存」。「瓿」是瓦罐,取意「覆瓿」,謙稱此書沒有價值,只能用來蓋住盛水盛醬的瓦罐。若此書合該「覆瓿」,那也該是拿來覆在近代中國這隻動亂的大瓿上。
讀陳朗先生的文章,能讓經過那種相同苦難的同路中人想到他們那一輩知識份子所在乎的藝術,想到他們在牛棚中偷偷讀書,想到他們事過境遷,依然回到自己鍾愛的所學上,把生命完全融入一個傳統之中,樂此不疲。
人活著,就這身風骨。薄薄一書,陳朗先生盡了餘力。他透過此書告訴我們,在那樣的動亂時代中,他的心還如──「蒸不爛、煮不熟、搥不扁、炒不爆、響噹噹的一粒銅豌豆」!
作者簡介
陳朗
詩人,戲劇評論家。一九二四年生於杭州,浙江溫嶺人。早年習繪畫,師從潘天壽,就讀杭州國立藝專。後在北京從事編輯工作前後計四十年,其間流放西北邊陲二十年。一九九五年移居紐西蘭。著有《西海詩詞集》、《瓿齋戲劇雜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