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作家、金鼎獎得主夏曼.藍波安 2012年最新小說力作
全新風格呈現,遊走在大島與小島、海洋與陸地、魚與人之間的悲歡喜樂
小說《天空的眼睛》以一位歷經風霜的男子為主軸,寫他在島上的部落生活與孫子的相處,面對遠到台灣工作的女兒死訊,以及他在海洋世界多次與大魚交手,這不僅是老人與海,也是蘭嶼島上的一則生動的人文寫照。
夏曼.藍波安:「天空的眼睛」在蘭嶼的達悟族語意指星星,從這裡族人的觀點,每個人的靈魂都住在某一顆星星裡面,人類仰望天空,大魚獵食飛魚亦仰望著海面,被獵殺的飛魚散落海面上粼粼的波光鱗片,也猶如星光一樣……。
「老人說,孩子死亡的地點愈加遙遠了,以至於老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究竟是否存在了……」
小說《天空的眼睛》是一部關乎人文、海洋、宗教思辨的小說,探觸死亡與愛的主題,也點出海洋環境的變化、傳統文化的式微,隨著族人面臨的文化衝擊,到現實面臨的挑戰,海底的故事仍然上演,機動船也逐漸讓寧靜的海面不再平靜,多年以後再度回來造訪的大魚,帶來什麼樣的訊息呢?
夏曼.藍波安在小說《天空的眼睛》裡提到,「《天空的眼睛》這篇小說裡的水世界,許多不同類科的浮游掠食大魚,從海中望著屬於它們的海空(即是我們的天空),在它們群聚掠殺飛魚,飛魚脫落的鱗片似是天空的眼睛(星星),在海面漂浮,放射出微弱螢光,這在漆黑的水世界特別的顯明,奇異的是,掠食大魚掠殺飛魚群有特定的海域,特定的時辰,說這個劇本的人就是我的母親……我不知道母親怎麼會以飛魚脫落的鱗片比喻為掠食大魚的「星星」這是非常有創意的話,深具詩學……
「對於現代化吸住著各民族眾部落,或者鄉間年輕男女的心,移居都會成為一九七、八○年台灣社會新趨勢,董老,夏本.巫瑪藍姆的子女,先後在這個年代移動到台灣,兩代間的認知,總的差異開啟了肉體與想像的化學變化,撼動了達悟原初社會的基礎,新生代成為新興的另類「流亡者」流動於各工廠間的女工,建築工地的模板師,青春耗在祖父母未曾有過的成長經歷,以及也未曾有過的傷害、傷痕……」
作者簡介
夏曼.藍波安
1957年生,蘭嶼達悟族人,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淡江大學法文系畢業。集文學作家、人類學者於一身,以寫作為職志,現任國家實驗研究院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研究員,終於一償能終日與海為伍的心願。
身為台灣原住民唯一的海洋民族,海洋的變幻莫測孕育出達悟人獨特、優美而亙古的文化,也成為他取之不竭的創作泉源。他離開故鄉島嶼,在台灣求學、工作多年,1980年代末毅然返回蘭嶼,從最基本傳統營生方式學習,重建自己蘭嶼人的認同與尊嚴,以身體力行和生活實踐,瞭解、體驗達悟文化之美、海洋哲學,並化為優美動人的文學呈現。其筆調深情內斂、詩意,隱含達悟特有的語法,敘事抒情自然、寓意深遠。
小說、散文作品包括有《冷海情深》、《航海家的臉》、《黑色的翅膀》、《八代灣的神話》等。在他細膩優美、充滿詩意的筆下,海洋、飛魚、傳統達悟人的生活智慧和悲喜,皆成了他創作的核心,出版以來獲獎不斷,1999年小說《黑色的翅膀》獲吳濁流文學獎、中央日報年度十大本土好書,散文《冷海情深》獲1997年聯合報讀書人年度十大好書、《海浪的記憶》獲2002年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漁夫的誕生》獲2006年九歌年度小說獎,並為同年第23屆吳魯芹散文獎得主,並以《老海人》獲2010年金鼎獎。《天空的眼睛》是2012年最新中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