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前進,才能找到答案。
路的前方是整個世界的隱喻,
耳旁充滿了未來的轟然噪響,
天空澄澈透明而適於書寫,
我在記憶的車速中,感知了一切……
若有人問我,為什麼要來走這趟旅行,
我會回答:不知道,就是有一個聲音告訴我要這麼做。
這答案也許無法令人滿意,「不可能吧!一定有什麼理由的。」他們應該會這麼追問,那麼我會說,出發的最大理由就是為了你們。
三十天∕六十英哩均速∕五千七百零一英哩∕十三萬字∕持續上路
一條代表著探尋的道路,許多人想抓住它的存在意義。一個對自我意義感到好奇的人,想要探尋這條橫跨美國大陸的道路。如果美國對我們的影響如此巨大,這將成為一趟「尋根之旅」。
這不只是一趟公路旅行,這條路上,將拜訪組成「吳定謙」這個人的許多成分:小學隨父母工作來美而在當地求學、成長、結婚生子的表哥表姊、大學畢業後赴美攻讀研究所的同學、年輕時來此闖蕩的姑姑姑丈與在美國生下的第二代,以及國中時來美且將誕生下一代的表姊……這些人怎麼看美國?怎麼看台灣?怎麼看這些歷史?作者將從西岸往中部的芝加哥,逆向探尋這條路的源頭,繼而續往東至大西洋岸的華盛頓,最後抵達紐約,完成一趟「美國夢」的旅程。
路途上,沒有恐懼與不安,即使孓然一人在這空曠孤絕的環境,全身上下卻被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感以及被棉被緊緊捆住的安全感包覆著。作者藉由自己的既有認知來認識新環境,旅行打開了感官,也啟動了回憶的程序。對他來說,這不單只是一趟公路之旅,而是尋找隱藏在自己身體裡的元素:家人、朋友、所生所長的土地、以及有點熟悉卻不大了解的美國……這是一趟找尋自己的旅程。
本書特色
從從伊利諾州(Illinois)的芝加哥(Chicago),穿過密蘇里州(Missouri)、堪薩斯州(Kansas)、奧克拉荷馬州(Oklahoma)、德州(Texas)、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亞利桑那州(Arizona),最後到達西海岸加州(California)的聖塔莫妮卡(Santa Monica),全長共三千九百四十公里。 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的小說《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將這條路稱為「母親之路」,成為追求自由的象徵,勇氣與開拓的代名詞。
十九世紀末,六十六號公路還是一條只能走馬車的土路。一九二七年,政府將斷斷續續的道路連接完成,為大蕭條時期的美國提供上萬個就業崗位。二次大戰後,州際公路法案通過,又寬又直的州際公路取代了沿地形而建、起伏彎曲的六十六號公路,並且逐漸淪落為地方公路,甚至遭到遺棄。美國政府於一九八五年將其自公路地圖上移除,六十六號公路正式走入歷史。
背負重要美國精神及歷史意義的六十六號公路,近年在熱心人士的奔走之下,其所經過的八個州已修復其毀損路面;而各界媒體的報導與支持,再度喚醒了美國民眾對於六十六號公路的回憶。
作者簡介
吳定謙WU TING-CHIEN
一九八二年生於台北,大學畢業後不務正業至今,一事無成。
因為小時候愛喝冰水、愛吃麥當勞的關係,被阿公揶揄是越戰時捐軀的美軍轉世投胎。一直沒把這樣的玩笑話放在心上,卻在台灣這樣一個從食衣住行等民生必需,到電視、戲劇、電影娛樂,甚至國際觀點皆充斥美國文化影響下的島嶼成長,才發現到這面星條旗原來一直都在同一代年輕人的生命各角落中飄揚。
「美國的東西比較好」、「長大後要去美國留學」,上一代對這國家的憧憬,成了「八○後」出生的孩子們血液裡的脈動,而在接近三十歲的現在,一種無以名狀的焦慮感促使自己對現有的生活及未來不斷思考,也開始對組成自己的成分感到好奇。
仔細一想,才發現許多的生活態度、思考邏輯,乃至於父親「放任」的教養方式,似乎都和美國脫不了關係,於是,決定用駕車上路這種最符合這國家「自由、拓荒精神」的旅遊方式,來重新認識這塊既陌生卻又熟悉的土地、拜訪許久未見的親人們,以及─找尋自己。
旅行讓眼界開闊,而開車則是不斷前進、卻又不斷回憶,並且和自己的對話的一個過程;對身為獨生子的他來說,公路旅行不但是一直以來的夢想,也是總結自己三十年生命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