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開始大發獎金的時候,也是我開始大力裁員的時候
在現今世界,沒有大的打敗小的,只有快的打敗慢的
年輕人最重要的是「三對」:入對產業、選對公司、跟對主管--郭台銘
美國《華爾街日報》這樣評價郭台銘:「幾乎是在世人沒有察覺的情況下,郭台銘已將他的公司變成了中國最大的出口企業以及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代工生產商。」
他領導的富士康科技集團(或鴻海集團),與任正非創立的華為同年誕生,對街而立,但是銷售收入是華為的6倍。富士康也做電腦,銷售收入是聯想的3倍。今天,他的員工遍佈世界各地,人數超過70萬。
更鮮為人知的是,從美國摩托羅拉手機、戴爾電腦、蘋果的iPod,到日本的任天堂遊戲機、新力PSP,再到芬蘭的諾基亞手機,這些世界大品牌都是由富士康代工的。
郭台銘如何白手起家,把富士康科技集團打造成全球製造業「代工之王」?這家民營製造商如何躋身世界500大?
1971年,畢業於中國海專的郭台銘進入復興航運工作。他不甘心永遠為別人打工,於是借錢買下了當時的鴻海工業公司,生產黑白電視機零件。
和許多創業者一樣,郭台銘是帶著夢想上路的。創立鴻海之初,他就立志做一番大事,要從台灣衝向世界。「阿里山的神木之所以大,4000年前種子掉到土裡時就已決定了,絕不是4000年後才知道的」,這是郭台銘當時心境的真實寫照。
後來,當同行用賺來的錢買房置地、炒作地皮時,郭台銘卻從日本購買設備,建起了自己的模具廠。憑藉超前的戰略眼光,鴻海成功進入電腦連接器領域,而後發展面板工業,涉足筆電、手機產業,在全球各地投資開工廠,最終成為世界級企業。
《美國週刊》說:「富士康的經營模式是其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富士康的生產項目相當廣,包括零元件及成品。由於本身生產零元件,它不需要太多的供應商,也得以降低成本;甚至在削價競爭的情況下,仍有不錯的獲利。」
「中國百家標竿企業」學術委員會指出:「經過幾十年的高速成長,那些與富士康一同走過的中國企業正面臨轉型的機會與壓力,甚至在遭遇挫折,這種情況下,悄然間做大、做強的富士康就不能不為中國企業所矚目和驚駭。郭台銘的管理和作風,以及對產品、品質、技術、管理、客戶等企業基本面的堅持,頗有借鑑和指標意義。」
顯然,在富士康崛起的過程中,對產品品質的持之以恆,全球佈局的能力,精準的商業判斷力,高投入的技術研發……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隱藏在這些競爭策略背後的東西——郭台銘先生的商業精神,才更值得敬佩,也更令人玩味。
郭台銘身上流淌著晉商的血液,他以平實、艱辛、細緻的管理和作風,夜以繼日地趕超德、日、美等世界先進製造企業,在自我超越中完成了躍進。
正如前微軟公司副總裁、NBA中國CEO陳永正所說:「中國企業要站起來,走出去,郭台銘和富士康的故事是必讀教材。」
本書透過剖析郭台銘的商業邏輯,解密富士康的成長基因,為讀者展示了當代商業世界的財富聖經,一窺全球500大企業的成長真相。
郭台銘成功語錄
◎阿里山上的神木成其大,四千年前種子掉到土裡時就決定了
◎創業三要件:堅忍的毅力、向前衝的傻勁、智慧比聰明更重要
◎為錢做事,容易累;為理想做事,能夠耐風寒;為興趣做事,則永不倦怠
◎成功的三部曲:選好策略、下定決心、用對方法
◎成長,你的名字叫痛苦
◎頂級葡萄酒的葡萄藤,都是從最貧瘠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
◎當你決定要做一件事時,執著和冒險是很重要的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再犯同樣的錯誤
◎在現今世界,沒有大的打敗小的,只有快的打敗慢的
◎科技公司能不能在市場上成功,其實不在「科」的發展,而在「技」的發展
◎品質就是客戶願意用兩倍的價格來跟你買,而且還很高興
◎決策的錯誤,是浪費的根源
◎如果看問題都和別人一樣,看報紙就好了
◎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變化抵不上客戶一通電話
◎精密的產品,其實不在手上的技術,而是在腦袋裡的觀念
◎天才就讓他留在天上,天才型研發人員到每一家公司都令人頭痛
◎年輕人最重要的是「三對」:入對產業、選對公司、跟對主管
◎真正的英雄,早就死在了沙場上,而不是回來拿獎章的人
◎創新人才的訓練:工作中訓練、挫折中教育、競爭中思考
◎人只分有頭腦和沒頭腦的;有責任的和沒責任的
◎當我開始大發獎金的時時候,也是我開始大力裁員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