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畫起源於漢代,發展於唐宋,盛行於明清。早在漢代,民間就有在新年時畫「神荼、鬱壘」兩位神人的形象於門上以驅邪避災的習俗。魏晉南北朝時,人們在門上貼象徵大吉大利的雞,用以辟邪祈福。唐代出現了以歷史人物秦叔寶、尉遲恭為門神形象的門畫,此舉迅速在民間流傳開來。宋代,年畫正式形成。這一時期的雕版印刷、豐富的民間文化生活為年畫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開始出現了如風俗、戲曲、仕女娃娃等多種題材。
明代,隨著商業手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年畫呈現出復興之勢,吉祥題材作品多種多樣。到了清代,年畫的題材可謂是包羅萬象,製作更加精良,體裁也更加多樣,畫店作坊繁多,全國除了西藏外都在過年時貼用年畫。清末至今,社會變革巨大,傳統年俗逐漸式微,木版年畫也隨之衰落,目前全國只有十幾家還保留著這項傳統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