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世界:西藏佛教的哲學與實踐 | 拾書所

藏傳佛教世界:西藏佛教的哲學與實踐

$ 225 元 原價 250

體現最完美的佛教

  一九八八年春,達賴喇嘛應倫敦西藏基金會之邀,在倫敦做了一次四天的系列演講,這次演說由圖敦金巴格西整理,集結成本書。

  本書主要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談到佛法的基本教義,以釋迦牟尼佛三轉法輪所開演的內容為主軸,架構了佛教的理論基礎。

  初轉法輪中四聖諦的要義,二轉法輪的空性和三轉法輪的自性,達賴喇嘛有非常精闢的論述,同時對於藏傳佛教的思想源流也做了清晰的說明,對於中觀學派的空義解釋與藏佛的銜接著墨甚多,對於「無我」和「四法印」的講述也可明瞭西藏佛教的大乘法義。

  第二部分講述利他主義的思想和修證方法。這是達賴喇嘛在世弘法的精髓,也是他經常在演說中強調的重點。在這一次的演說中,他把這個思想的源流和精神做了深入解析,主要是闡述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的第四品、第六品、第七品,說明人們最大的敵人是內在的而非外在的,只有透過不斷的,以正念檢視起心動念才得以改進。

  至於利他主義的闡述,最基本的理由在於人是群居的,必須靠別人的幫助,站在菩薩道的立場更應利益眾生,一個重要的修行方式就是「等觀自他」、「自他交換」,以開展慈悲與愛。

  第三部份則是闡述金剛乘的特色、它的修行方式與顯教的不同處,是對於其他佛教派系所沒有的「無上瑜伽」修法也做了解釋。

  好萊塢影星李察.吉爾在序言中說,達賴喇嘛失去了他的國家,但他從不動搖的慈悲心是一個真正菩薩的示現,這本書提供了人們一個殊勝的因緣去了解藏傳佛教。

  本書結合了達賴喇嘛敏銳的識見,深刻的分析和親證的體驗,體現了藏傳佛教是「最完備的佛教」,它可以使你在生活中散放喜悅,同時也能讓別人得到受用。

作者簡介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丹增嘉措

  一九五九年開始流亡生活的西藏精神與政治領袖的十四世達賴喇嘛,五十多年來以和平的方式,領導藏民從事反抗運動,於一九八九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二○一一年宣佈為推進民主制度,將一切政治權力移交由流亡藏人投票產生的領導人噶倫赤巴洛桑森格。

校訂者簡介

鄭振煌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任慧炬出版社社長。譯著有《藏密度亡經》、《認識藏傳佛教》、《《西藏生死書》、《慧眼初開》、《菩提樹的心木》、《了義炬》、《觀呼吸》、《人生錦囊》、《何來宗教》、《法味》、《西藏佛教的修行道》、《意識的歧路》(立緒出版)、《達賴喇嘛在哈佛》(立緒出版)等書籍。

譯者簡介

陳琴富

  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文學碩士,現任旺報副總主筆、水月蘭若主持人。曾隨一行禪師、隆波通學習南傳的觀呼吸和四念處,隨宗薩仁波切、噶千仁波切學藏傳佛法。著有《當下最美好》、《健康的修煉》、《海天佛國》、《蓮花佛國》;譯作《步步安樂行》(一行禪師原著)、《假如我死時,你不在我身旁》(克莉斯汀.龍雅可原著)、《西藏慾經》(更敦群培原著)、《超越的智慧》(達賴喇嘛原著,立緒文化出版)、《時輪金剛沙壇城:曼陀羅》(立緒文化出版)、《大手印暨觀音儀軌》(卡盧仁波切原著)等。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