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化的腳步與經濟迅速成長,加上婚姻仲介行業的興起,諸多國人因工作環境、經濟條件或個人因素,選擇與大陸或東南亞等外籍配偶結婚,使得台灣跨國婚姻的比例攀升。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截至102年底,台灣地區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已超過48萬人,這也反映出台灣社會人口結構的轉變。
不同國家、族群的人,本就存在著不同的信仰、語言與文化,早期外籍配偶因為語言隔閡、生活習慣差異,以及臺灣人民對於新住民原生文化的陌生,以致於缺乏對多元文化的尊重,使得外籍配偶及其子女在生活的適應上顯現困境。近年,社會福利機構與新住民家庭服務系統的建制,除了讓外籍配偶在台灣的語言學習、生活技能及親職與家庭生活均受到較好的照顧外,其人權及教育學習、文化參與也逐漸受到重視。
此外,國內博物館界關照身心障礙者等弱視族群的措施雖逐漸建立中,但與國外博物館設置專責部門、專職人員進行推動的做法相比,尚有許多努力空間。我們唯有設身處地為身心障礙者著想,排除影響他們到博物館/美術館參與意願的各種因素,提高其接觸藝術、文化、歷史、科學……等不同主題活動之機會,使大家都能享有平等的「文化參與權」。
博物館/美術館是文化藝術教育機構,更是人們極佳的學習場域,也是台灣多元文化藝術教育推廣不可或缺的平台,如何協助不同群體、文化背景與語言的民眾,透過博物館/美術館自我成長與學習,同時協助弱勢群體參與文化活動,進而鼓勵偏鄉、弱勢群體走入博物館/美術館,實為當前重要課題。本期議題特賣場,嘗試從國外案例反思國內現況,探討博物館/美術館為弱勢族群服務時應有的思維與態度,希望藉由藝術的力量,讓「文化平權」不再只是個口號!
不同國家、族群的人,本就存在著不同的信仰、語言與文化,早期外籍配偶因為語言隔閡、生活習慣差異,以及臺灣人民對於新住民原生文化的陌生,以致於缺乏對多元文化的尊重,使得外籍配偶及其子女在生活的適應上顯現困境。近年,社會福利機構與新住民家庭服務系統的建制,除了讓外籍配偶在台灣的語言學習、生活技能及親職與家庭生活均受到較好的照顧外,其人權及教育學習、文化參與也逐漸受到重視。
此外,國內博物館界關照身心障礙者等弱視族群的措施雖逐漸建立中,但與國外博物館設置專責部門、專職人員進行推動的做法相比,尚有許多努力空間。我們唯有設身處地為身心障礙者著想,排除影響他們到博物館/美術館參與意願的各種因素,提高其接觸藝術、文化、歷史、科學……等不同主題活動之機會,使大家都能享有平等的「文化參與權」。
博物館/美術館是文化藝術教育機構,更是人們極佳的學習場域,也是台灣多元文化藝術教育推廣不可或缺的平台,如何協助不同群體、文化背景與語言的民眾,透過博物館/美術館自我成長與學習,同時協助弱勢群體參與文化活動,進而鼓勵偏鄉、弱勢群體走入博物館/美術館,實為當前重要課題。本期議題特賣場,嘗試從國外案例反思國內現況,探討博物館/美術館為弱勢族群服務時應有的思維與態度,希望藉由藝術的力量,讓「文化平權」不再只是個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