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的孩子:來自亞洲底層的苦難印記 | 拾書所

雨季的孩子:來自亞洲底層的苦難印記

$ 252 元 原價 280
★本書獲得2008年西班牙最佳旅遊文學獎(Camino del Sid.

  「我選擇報導這些無法爬上載滿機會的火車的人,常借用他們的語氣,因為他們的故事充滿了勇氣與尊嚴,值得我一一寫下。」大衛‧希門內斯

  近幾年亞洲雖然呈現高度的活力,迅速發展,甚至在人權問題上都有一定程度的進步,但是仍然有許多貧窮的人存在於此,有許多底層的人們不被看見。

  雨季的孩子是一本真實故事集,新聞記者15年貼身觀察,講述在亞洲被遺忘了角落,處在社會底層,聲音不被所聞。書中藉著十個地區不同孩子的故事,反映亞洲不同的面貌以及悲哀,也看見了人性面對苦難的尊嚴與勇氣。

  波蒂,5歲女孩,出生於柬埔寨,愛滋帶原兒,母親住在醫院,父親偶爾會來看他們,但只是為了找她孱弱的母親發洩性慾。作者離開醫院前要求幫她拍張照片,她選了她最喜歡的粉紅色洋裝,但令人不能相信的是她比母親早死,之後她母親也上吊身亡。

  莊無敵,是12歲的泰國拳擊手,出身自最貧窮的區(Korat),那裏的雨季不是太長就是太短,在這村子能做的就是成為出色的拳擊手,然而Cuan至今7戰7敗,他們家仍然一貧如洗。

  雷內,出生於馬尼拉的掩埋場,10歲,他每天就是等待垃圾車到來尋找可用之物,他甚至無法想像其他地方的生活該怎麼過,他最大的夢想就是開垃圾車,認識作者之後他的夢想改變成趕快長大離開這裡去從軍。

  曼海三,是蒙古13歲地下兒童,那裡的孩子都是孤兒,他們口裡的家是地下坑管,在那裡,他們不會抱怨老鼠,他們討論黑暗飢餓還有恐懼,所有恐懼之中,最壞的就是警察。

  作者在過去的旅途,親眼目睹了戰爭、政府對人民的壓迫,以及鄉村的貧窮,在那裡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用品,對他們來說卻是遙不可及的夢想;還有讓人們失去一切的天然災害,嚴峻的不公不義常發生在他們身上,但我們卻對此保持冷漠,好像這些我們所擁有的權力,他們不配獲得。它們不是悲傷的故事,只是讀起來有點苦澀罷了,因為它反映了某種我們不忍卒睹的現實。這些主角都別具特色,儘管他們的生存特別需要勇氣,還有許多關乎活下去的人性考驗。

本書特色

  ※    將每座城市中的小孩故事串起成為一本書,除了小孩故事之外還有對於每座城市或是國家的觀察,輔以從1998年開始作者在亞洲四處生活的經歷。書中的小孩反映了亞洲不同的面貌以及悲哀。

得獎記錄

  ※本書獲得2008年西班牙最佳旅遊文學獎(Camino del Sid.)

名人推薦

  李偉文 作家
  李家同 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江明珠 Udn新聞台節目部副主任
  程敏淑 作家
  伍軒宏 政大英語系副教授
  陳藹玲 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蘇彩足 台大公共事務研究所所長  

  「我喜歡本書對於現實狀態的描寫,也不會忘記書中的主角,因為每一位的故事都十分鮮明。敘事手法誠摯且感人,為了不忘記書中的細節我又重讀了幾次。我推薦給將去東南亞旅遊的朋友。」-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

  「雨季的孩子,個個讓人心疼!不論是因為貧困被父母拋棄而流落街頭的蒙古地下兒童、害怕打鬥卻被送上拳擊舞台的泰國男孩、或是被父母傾心栽培的上海鋼琴女孩。在無從選擇的命運裡,各自展現不同的堅強與韌性。作者大衛.西門內斯,以文學筆法,生動記錄外派亞洲的採訪見聞,除了不同孩子故事,還能從這個西班牙記者特別視角,看見亞洲的曾經。」江明珠(Udn新聞台節目部副主任)

  「當歷史成為一個一個冰冷的數字,新聞報導只對名流韻事有興趣的現代,如何重新用人的角度看見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相信是習於對立謾罵與醜聞獵奇為主流的台灣民眾必須學習的,〈雨季的孩子〉裡的動人描述讓我們有機會用更悲憫的心看見久已失落的同情。」李偉文(作家)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