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符號緣起於清末開始的國語統一運動,在1913年(民國2年)由當時中國北洋政府的教育部召開讀音統一會,正式制定「注音字母」(後改名為注音符號),至今已滿一百週年,回顧它百年來的發展與影響,有其歷史的紀念意義。
一套以漢字筆畫部件為本的漢語標音符號能存活百年,至今仍有上千萬使用者,更能在現代資訊社會中被廣泛運用,其本身就是漢語標音的里程碑與文化資產,值得我們持續使用並維護它。
本書共收錄三大類等共16篇文章,按內容分為三大篇,包括論述篇、研究篇、華語教學篇,簡介如下:
1.論述篇:收錄的五篇論文,分別從歷史及音韻學的角度來探討國語注音符號。
2.研究篇:收錄的五篇論文,是基於注音教學與學習而進行的小型研究。
3.華語教學篇:收錄的六篇論文,是從對外華語教學實務的取向來探討注音教學的課程規劃及教學設計。
一套以漢字筆畫部件為本的漢語標音符號能存活百年,至今仍有上千萬使用者,更能在現代資訊社會中被廣泛運用,其本身就是漢語標音的里程碑與文化資產,值得我們持續使用並維護它。
本書共收錄三大類等共16篇文章,按內容分為三大篇,包括論述篇、研究篇、華語教學篇,簡介如下:
1.論述篇:收錄的五篇論文,分別從歷史及音韻學的角度來探討國語注音符號。
2.研究篇:收錄的五篇論文,是基於注音教學與學習而進行的小型研究。
3.華語教學篇:收錄的六篇論文,是從對外華語教學實務的取向來探討注音教學的課程規劃及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