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下:耶和華看人的心 | 拾書所

撒母耳記上下:耶和華看人的心

$ 378 元 原價 420
  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揀選他。
  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
  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


  抽絲剝繭的舊約研究,
  帶出經文更豐盛的信息!


  過去數十年,舊約研究裡一個爭論不休的議題,就是到底舊約的三十九卷書,是不是「組合的文獻」?

  以撒母耳記上下為例,以往我們想像這卷書的作者只有一位,某天,突然得到神的啟示,要他寫一本撒母耳記。作者便找了一個地方,振筆疾書,神說一句,他就寫一句。

  然而,有愈來愈多證據指出,這樣的觀念並不妥當。撒母耳記不是一個人的作品,反之,是由一組一組不同作者所寫的文獻材料構成(當然,有些確實是撒母耳留下來的),這些文獻在以色列的群體中流傳好多年,直到有一天,很可能是被擄時期,才有一群先知或文士,把這些歷史材料統整起來,變成一整卷書,為的是提振失去家園的猶太人,告訴他們神大能的作為並未遠離。

  一開始,這樣的撒母耳記成書觀太嚇人,被視為洪水猛獸好多年。但是,隨著後續的研究發表,大大改變了我們對舊約的認識。如今,已有許多福音派學者,同樣採納這樣的觀點,生產出許多精采的作品。

  伊凡斯的撒母耳記註釋,可說是此一舊約研究潮流中的佳作,她一方面承認撒母耳記是不同文獻組成的作品,在這樣的方法底下得出深刻的見解,另一方面,又強調把撒母耳記看成一個整體,用大框架來補足「組合式文獻」研究可能的瑣碎、斷裂。對所有喜愛撒母耳記的信徒與牧者來說,無疑是本實用又深具啟發性的好書。

  「說故事的人在敘述中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不過,我們發現撒母耳記顯然是組合文獻,不容易去界定『作者』的意義……,顯然,可能有幾個人牽涉在最後成書的過程,把所有的材料蒐集在一起。這最後的編輯,可能在列王紀所記載的事件都完成了之後才進行,因此,有可能這些編輯們是在被擄期間作這件事……最後的編輯和早先的編輯都可稱為作者。」──伊凡斯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