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崩壞:市場化、官僚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 拾書所

高教崩壞:市場化、官僚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 399 元 原價 420
  高等教育崩壞是臺灣社會當前無可迴避的危機,在官僚化、商品化以及少子女化的衝擊下,高等教育即將面臨全面崩解的命運。隨著官僚化治理機制的擴張,假教改之名的高教治理、扭曲的評鑑制度,迫使大學轉向追求學術聲望、排名的官僚體制,教師與學生淪為建制化學術生產線的底層勞工;技職升格、企業大學興起,放任大學展業經營、擴張校地;國家、財團、派系政治以及高等教育機構聯手開發教育地產經濟,危害生態環境、斲傷土地正義、擴大社會不平等;同時,擴張的高等教育碰上少子女化的人口斷崖,生源逐年下滑、財政赤字難以彌補、年金制度無法改革。

  以上偏離教育精神的一切作為,終將造成大學倒閉、教授失業、學生失學、生產力斷層的全面衝擊。

  本書解析臺灣高等教育的發展脈絡以及改革的可能性,並指出一條面對高教危機的集體行動之路。面對崩解的命運,臺灣社會必須形成一場新的公民運動,完成高等教育的轉型正義。

名人推薦

  管中祥(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高教工會副理事長)

  在台灣,誰都知道高等教育問題嚴重,但卻很少有人想到高等教育一但崩壞,受害的不只是校園裡的學生、職員、教師,更是對於既有價值體系及社會系統的猛烈撞擊。特別是走在私有化、自由化、商品化引導的崩壞途徑上,高等教育不再是社會公平正義,弱勢翻身的實踐,反而成了少數權貴及資本集團的工具。《高教崩壞》告訴我們台灣高等教育日漸瓦解的根本病因,並且提出踏實回應的重要解方。

  周于萱(青年勞動九五聯盟理事長)
  過去幾年在大學現場所看見的高教亂象:上至院系所下至學生互相廝殺只為搶資源、學生還沒畢業就爭先恐後參與各種實習徵選、全系所為不知所云的評鑑疲於奔命……,所有問題的根源經過幾位老師的耙梳變得非常清晰,答案也呼之欲出。看清高教崩壞的面貌,最終要如何面對隨時準備崩塌的高教土石流,就必須仰賴校園工會以及每一位學術生產線勞工的集體努力了。

  王盈勛(臺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知識分子經常對市場進行批判、對社會議題提出質疑,但他們卻很少敢於對自己的市場化、自己的價值崩壞反思改造。《高教崩壞》是一本勇敢之作,點明了二十年來台灣高教發展的隱疾,也揭穿了以改革之名包裝的國王新衣。

  羅德水(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政策部主任)
  此刻,任誰都能指出台灣高等教育面臨的危機,然而,造成高教土石流的真正原因究竟為何?《高教崩壞》不僅完整揭露台灣高教問題,對其背後的共錯結構更有精彩分析,陷入困境的高教應該何去何從?本書提出的建議,發人深省。

  黃俊豪(東海大學社會系博士班)
  「不要只做你想做的,要多了解市場需要什麼」、「要多跟人搏暖,多些人脈以後比較好找工作」,對一個在高教崩壞中苦熬瞎混的博士生來說,這些似乎已是老生常談,但卻又現實得不能假裝沒看到。然而這不僅是一個博士生不得不面對的煩惱,更是整體社會結構的扭曲。本書對高等教育的商品化、就業市場的飽和窄化、研究環境的績效主義化等問題,勾勒出一個清晰的圖像,指認其前因後果,也說明了目前高教工會等行動者努力的方向與成果。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