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未來,將由中美兩國決定!
了解美國對中國的真正想法,讓你掌握世界趨勢!
了解美國對中國的真正想法,讓你掌握世界趨勢!
美國前副國務卿、副國家安全顧問具體指出中美關係的新方向!
本書將中美關係的障礙與潛在風險一一指出,透過反覆的模擬推演,大膽提出一個戰略合作框架,
同時提出實際可行的建議,替華府和北京規劃出未來中美的新型戰略夥伴關係。
「許多力量驅使中美走向零和競爭,唯有了解衝突的潛在根源,我們才能制訂戰略,化危機於無形。」──美國前副國務卿史坦伯格
本書主張兩國應該在核武、飛彈防禦、太空與網路作戰、軍事基地與部署等領域上,相互提供「戰略再保證」,以實現永續發展且相對合作的雙邊關係,同時展現保護關鍵國家利益的戰略決心。
國防預算
中國軍事預算維持穩定成長而不暴增,並保持在不超過美國的50%
武器現代化
中美進行先進武器的重大試驗前,彼此須預先知會
北韓問題
對於突發衝突,中美必須對話,並針對北韓核系統規劃應變措施
台灣問題
中國承諾以和平手段對待台灣,美國則承諾不支持台獨
南海問題
中國須加入東協的南海行為準則
核武
中國配合美俄核彈頭協議,美國則限制發展飛彈的長程精準打擊能力
太空領域
雙方禁止在一定高度內製造碎片的碰撞與爆炸,禁止反衛星武器試驗
網路
中美聯合調查彼此境內針對民間目標的攻擊
偵查
中美雙方同意限制近距離接觸對方偵查飛機和船隻
通訊
建立專用的軍事熱線,制定《防止公海意外事件》協議
未來三十年的世界發展,將取決於中美的戰略夥伴關係!
思考台灣前途者一定要讀的中美關係鉅著!
【國內外人士重量推薦】
吳釗燮民主進步黨秘書長、前駐美代表
林郁方立法委員
翁明賢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
黃介正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楊永明國際關係學會會長
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蘇起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
(依姓氏筆劃排列)
「這本傑作簡明扼要地陳述,既有強權美國與新崛起的中國之間,如何達成戰略共存所需的要件。作者提供一套具體指導方針,以避免不必要的競爭。」——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總監克羅寧(Patrick M. Cronin)
「本書指出,美中之間大規模武裝衝突並非不可避免的,且同時提出避免這種結果的具體措施。這本條理分明的精心力作,提出許多建議與方案,對於美國如何以政策因應中國崛起助益良多。」——《強大的邊境,安全的國家》(Strong Borders, Secure Nation)作者傅泰林(M. Taylor Fravel)
「美國與中國身陷日益激烈的戰略競爭。史坦伯格和歐漢龍在發人深省的新作中,試圖找出避免美中競爭失控的方法。他們點出美中關係的障礙與潛在風險,同時也提出具體建議,包括提高透明度、自我約束和穩定等。無論是北京或華府,都應該深入探討這些想法。」——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范亞倫(Aaron L. Friedberg)
「本書對於美中關係有非常完整且務實的分析,不流於過分悲觀或太過樂觀的論述。書中大膽提出一個戰略合作框架,除了美中兩國都可以受益之外,還能堅守美國及其盟友利益。作者還不厭其煩舉出雙方可能合作的一些具體例子,對未來中美關係有興趣的人一定要讀。」——美國小布希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哈德利(Stephen J. Hadley)
「這本書為維繫中美對話提供了一組重要且全面的工具。」──《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阿里‧懷納(Ali Wyne)
「兩位作者所提出的論點,值得所有對中美關係未來走向感興趣的讀者注意。」──《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本書博學精深又淺顯易懂,勾勒出潛在的衝突點,且不像其他針對中國崛起影響所作的評論一樣信口雌黃。這本書最特別之處在於,它為兩國關係規劃出一條可行的道路,讓雙方不致因競爭激化而走向無可避免的衝突;太平洋兩岸的政策制定者如果需要一本指導手冊,那就是這本了。」──《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菲利普•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ns)
「兩位作者為中美將面臨的挑戰提供了一個實際的評估……本書最重要的貢獻在於,為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係畫出鉅細靡遺且極富洞見的藍圖,降低了大國衝突的風險。正如兩位作者所說的,美國和中國的長期意圖未知、不可得知且瞬息萬變,若有一種方法可以避免危險的敵對、增進穩定,那就是這本書了。」──《國家利益雙月刊》(National Interest)米拉‧拉普-胡珀(Mira Rapp-Hooper)
「這本書適合想要全面了解中美間安全、國防與戰略議題的讀者。」──《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史坦伯格和歐漢龍的論述說服力十足。」──《外交家》雜誌(Diplomat)香農‧蒂耶茲(Shannon Tiezzi)
「對美國外交政策和中美關係有興趣的人而言,這是一本必讀之作。」──《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