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神經科學和語言套書組:(看漫畫了解腦神經科學+人如何學會語言?) | 拾書所

腦神經科學和語言套書組:(看漫畫了解腦神經科學+人如何學會語言?)

$ 684 元 原價 760
  《看漫畫了解腦神經科學》

  漫畫與科學首度精采跨界混搭
  讓我們跟著書中人物一起掉進兔子洞吧!


  你知道大腦是由什麼組成的嗎?什麼是神經元?大腦如何思考?記憶如何運作?心靈只是大腦的產物嗎?我們是如何成為自己的?

  本書帶你進入人類大腦,旅途中你會行經神經元森林、記憶洞穴、謊言城堡,遇上有超長觸手的大烏賊、玩吉他的海蝸牛,以及幾位神經科學的偉大先驅。漢娜與馬泰歐博士以簡單易懂的文字、生動有趣的漫畫,將神經科學化繁為簡,帶你深入了解宇宙中最複雜之物:人類大腦。

  本書不僅是一般讀者或年輕學子絕佳的腦科學入門讀物,也是值得科學迷們收藏的超酷腦科學圖像書。

名人推薦

  The Sky of Gene格主/泛科學專欄作家 Gene Ng
  BBC Knowledge總編輯 辜雅穗
  泛科學總編輯 鄭國威
  認知神經科學/腦科學家 謝伯讓
  阿簡生物筆記作者 簡志祥老師
  聯合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千百年來哲學家絞盡腦汁想要探索腦袋裡的世界,可是一直到近代才有比較可靠的科學方法,破解一些千百年來的難題和謎團。然而,腦科學的原理乍看之下卻深奧難懂,令人望之卻步。幸好有這些腦袋特別聰明的人,能用這種淺顯易懂的方式為我們描繪出腦科學的世界,原來是如此趣味橫生!──The Sky of Gene格主/泛科學專欄作家 Gene Ng

  故事的主角意外進入人類大腦,並在大腦中遇到了許多古今知名的腦科學家。在這些腦科學嚮導的親身帶領之下,我們將會歷經一場有趣的大腦冒險之旅,並在歷險過程中體驗到大腦的結構與形態、生化與電生理反應、可塑性、以及腦細胞之間的協調作用。──認知神經科學/腦科學家 謝伯讓

  這本書非常酷,居然可以把科學家和神經的知識融合得這麼巧妙。──阿簡生物筆記作者 簡志祥老師

  本書用令人愉快且簡明易懂的插畫,解釋了大腦內部運作的情形,內容涵括了認知與幻覺、記憶與情緒回溯、意識,以及心靈和大腦之間的分別。──Brain Pickings網站

  這本由兩位神經科學家所執筆與繪製的特殊漫畫,肯定能刺激讀者更進一步了解大腦……用容易理解的插畫以及文字,解釋了神經科學的基本知識。──美國科學促進會

  這本書肯定會讓喜歡圖像書,或希望用有趣的方式了解神經學的人大呼過癮。──《美國科學人》雜誌

  本書適合一般讀者與入門學子閱讀,而非專家,但如果你有興趣來場簡單的超現實之旅,探訪你頭顱裡無比複雜的風景,這本書或許會是你正在尋覓的兔子洞。──《連線》雜誌

  對科學有興趣的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本書是很好的選擇。這樣的書是帶領年輕的心靈更進一步探索科學研究的絕佳入門書籍。──《Mental Floss》雜誌

  不僅富含教育性,在呈現上也十足專業。──《Graphic Novel Reporter》期刊

  本書進入你的大腦,帶你進入自己的大腦。──The Big Think網路論壇


  《人如何學會語言?》

  人腦原本就內建能夠學會語言的機制?
  人類的語言能力是演化自視覺、手部動作的演練?
  是什麼讓人類成為唯一懂得使用語言的物種?
  本書融合腦神經科學、語言學等跨領域研究,探究語言如何誕生與發展


  人類與其他物種不同之處就在於,人可以學習與使用語言。跨領域研究先鋒麥可.亞畢提出「鏡像系統假說」,解釋了人類大腦如何透過演化,造就了語言的誕生。鏡像神經元使得猴子、猩猩與人類等物種,能夠透過模仿來學習,但唯有具備「複雜模仿」能力的人類,才足以催生出語言。此理論描繪出以下三者的演化路徑:手勢的開放性(非人類靈長類也擁有此技能),到對手部技巧、示意動作、原手語(透過習俗化手勢溝通的方式)的複雜模仿,最後是原話語。此理論解釋了人類何以有能力學習手語,就像我們也能學會說話。

  這本令人大開眼界的書說明了文化演化如何接續生物演化,促使原語言轉化為完整成形的語言。作者解釋了十萬年前促使最早語言誕生的大腦機制,如何仍活躍於今日正在學習語言的兒童之中,或是近數十年來出現的新手語系統,以及語言從數十年到數百年間的歷史變化過程之中。

  本書內容雖橫跨眾多領域,卻極具可讀性。作者對靈長類動物學、神經科學及語言學的背景知識做了完整清晰的論述,一般大眾也能夠閱讀。

各界推薦

  無論你是否為語言學家,只要你對語言為何能在人類中產生,進而對人類產生巨大影響有興趣,這本書將能提供一些線索。──清華大學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焦傳金

  鏡像系統假說是近代連結大腦中鏡像神經元與人類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假說。作者麥可.亞畢博士在本書中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這個理論的歷史背景,相關的神經科學以及語言現象方面的知識,為這個重要假說提供了一個非常詳盡的資源,也為了解人類如何演化出許多高等認知能力,包括語言,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思考方向。──台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李佳霖

  如果你像很多人一樣,到現在還相信人類的語言是動物叫聲所衍生出來的,那你一定得看看這本超棒的書。書裡描述姿態如何變成話語的精彩故事,必定也會讓你不忍釋卷。──鏡像神經元發現者、義大利帕馬大學神經科學系教授 吉亞卡莫.里佐拉蒂

  亞畢的書不僅寫得好,還引人入勝……只要是想了解相關內容、豐富知識的一般讀者,都會覺得本書很有意思。──《北歐語言學期刊》

  亞畢的書為語言演化提出豐富的跨領域說明,資料來自神經科學、動物行為學、語言學、人類古生物學,以及史前考古學。──《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我推薦認真學習語言演化的學生讀亞畢的書……本書應該是語言演化學者的珍貴資源。──《心理學評論》

  麥可.亞畢在書中提出了一個適時並且仔細建構的理論;他透過手部動作的溝通與社會互動,將存在於靈長類腦中的鏡像神經元,與具備先天語言能力的大腦演化連結在一起。──海法大學手語研究室主任 溫蒂.山德勒

  亞畢除了介紹自己的語言演化理論之外,也適切地評價了當代對語言起源的看法。──SciVerse ScienceDirect期刊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