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只是一個數字,並不能限制你做什麼。人到中年,你已經夠認識自己,也已經走了一半的路程,這時沒有藉口不去圓夢。怎樣設定人生下半場的目標、怎樣實踐,關鍵在你對未來的新視野。你所找到的新視野,將會改變現在的你,也會決定你熟年之後,會過怎樣的生活。這本書要提供的就是新視野。
這也是一本中年人交心作品,分享只有中年才會遇到的事情、只有中年才會體會的心情、只有中年才會有的歡笑與眼淚。作者透過與7位80到101歲前輩的會晤,讓我們看見未來的圖畫,可以像他們一樣充滿希望、勇氣和愛。同時,這也是向所有熱愛生命、仍舊做著他們喜愛的事情、活在不凡信心中的前輩們致敬的作品。
創作緣起
年紀是一份禮物,就跟生命本身是一份禮物一樣。一位48歲的總編輯踏上「遇見未來的自己」旅途,從台北到台東海岸、屏東三地門村落、霧台山上;再從台灣飛到名古屋、大阪、青森。「熟年優雅學院」總監張芳玲的創作出發點:「透過前輩,會晤自己—從前輩們的身上,我更清楚自己是誰、現在在哪裡、接著要往哪裡去?」
中年有的優勢是社經背景、工作經驗、人生歷練。但伴隨優勢的就是中年憂慮:四十後的人,生理上出現老花眼、白髮變多、臉部和身材,青春不再成為事實。五十之後,憂慮事業、子女的未來發展、父母照顧問題。鄰近六十的人,則是擔心疾病、金錢、孤單三大問題。
但是這不是全部,優勢與憂慮不等於中年人。中年可以期待的:成為靈性成熟的人,而不只是個成人;在企圖心和執行力之間,更能取得協調;明智地選擇朋友,也繼續交新朋友;在人生中繼站,勇敢地決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要過的生活;大膽地為熟年做一個屬於自己的夢,因為那是一生最有可能實現的夢想。
本書特色
*圖文並茂—張芳玲總監的中年心靈之旅,以報導文學的方式,娓娓道來這段旅程「中年V.S.熟年」的會晤,加上豐富又精緻的圖片,保證讓讀者彷如親臨現場,成為這趟旅程的同行者。
*獨家報導—本書出現的人物,從八十歲到一百零一歲。日本方面有田園生活家津端修一夫婦、深情書店老闆坂本健一、森林中撫慰人心的佐藤初女;台灣部分則令人驚艷,除了原住民電視台之外,不曾出現其他媒體的魯凱族奇人王朝賢、第一次被訪談的一百零二歲劉毅文先生、永遠懷抱理想的公東高工前校長黃清泰先生、活躍於創作的台東金谷園先生。
*越活越優雅—本書附有專文「如何優雅變老?中年人該知道的十件事情」,作為總結。透過本書,中年人的心將可以找到歸宿與未來。
1:終身保持夢想力
2:持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3:真誠卻不依賴的人際關係
4:找到自己的手作本事
5:把絕處逢生的經驗當作生命鑽石
6:承認孤單積極化解不安
7:活在愛的關係中
8:情感表達要倍數成長
9:找到自己的終極造型
10:所有生活來自於廚房
各界聯合推薦
干文元/ 臺灣中華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古學敏/ 國泰人壽慈善基金會名譽董事
甘國棟/ 天主教耶穌會神父、光啟文化事業社長
鄭林鐘/ 樺舍文化與華山1914文創園區顧問
潘 冀/ 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簡 媜/ 《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作家
馮 燕/ 行政院政務委員
許毓仁Jason /TEDxTaipei 策展人暨TED亞洲大使
王郁燕/<熟年誌>總編輯
許華倚/ 揚生慈善基金會 執行長
許耀雲/ 遠見天下文化集團<未來Family>月刊總編輯
王 傑/ 《畫家帶路,基隆小旅行》畫作家
黃揚名/「銀髮心理科普知識推廣」創辦人
陳慰慈/ 全福會台灣總會副會長
陳銘民/ 晨星事業群 營運長
專文推薦
一本題材別致的書,文筆細膩、生動;讀後令人感動,並能開闊心胸,受到激勵。
作者描述的這群老人,其共同特色都非功績顯要的達官貴冑,但專注於清楚的人生目標。他們具備愛人、和諧、感恩的性格特質,成為老年時活下去的樂趣與動力。讀者可以從書中前輩身上學到人生的智慧,我認為他們塑立了成功的人生的典範與榜樣,給邁向高齡化的台灣社會,注入一股對生命與生活的活力。
高度評價與值得推薦一讀的好書。── 干文元,臺灣中華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醫療技術大幅躍進,人類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面對老年化社會的來臨,一般坊間書籍多是退休理財、養生健康議題,卻鮮少觸及「老」所須面對的其他調適及預備。
《遇見未來的自己》這本書描寫了幾位非常有「存在感」的老人,幫助我們去正視「老」這位遲早要來拜訪的友人,審視我們對「老」的認知,重新定義「老」的價值,進而預備自己以積極的態度走上追尋「老」的快活旅程。祝福各位與我一樣在這些故事中「遇見未來的自己」。──古學敏,國泰人壽慈善基金會名譽董事
「有時候我們會被一本書拯救。雖然挫折與失望接二連三,總有一本書會讓你產生勇氣……」 這是本書中一位長者坂本健一所說的話,也是我在讀完《遇見未來的自己》之後第一時間升起的感動。──鄭林鐘,60歲,樺舍文化與華山1914文創園區顧問
《遇見未來的自己》對中年以上的讀者,真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書名。看了芳玲女士這本書,很難不想想未來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的?我們「未來」的日子將是如何過的?我們給別人留下的觀感及影響如何?書中張女士的採樣,有完全不同背景、不同生活環境、甚至不同國籍的長者,他(她)們以在一般觀念中很「夠老」的高齡,仍然活出精彩絕倫、令人感動的生命。讚歎欽佩之餘,不能不也反思一下自己「尾流」的身影究竟會是如何?──潘冀,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遇見未來的自己」是書名,卻也是每天生活中具體要做的屬靈操練,和活出真實與圓滿生命的基礎。在平凡中能展現真實的「自我」,是此操練的第一步。
作者在被感動的經驗中,介紹了台灣及日本七位能展現優雅生命的長者,他們共同擁有的特質是「為他人而活」與「協同他人一起生活」。生命的完成不在於擁有多少或成就哪些偉大的事務,而是在每一次面對自己及他人時,均能展現本性中原有的「優雅」特質。──甘國棟,天主教耶穌會神父,光啟文化事業社長
這也是一本中年人交心作品,分享只有中年才會遇到的事情、只有中年才會體會的心情、只有中年才會有的歡笑與眼淚。作者透過與7位80到101歲前輩的會晤,讓我們看見未來的圖畫,可以像他們一樣充滿希望、勇氣和愛。同時,這也是向所有熱愛生命、仍舊做著他們喜愛的事情、活在不凡信心中的前輩們致敬的作品。
創作緣起
年紀是一份禮物,就跟生命本身是一份禮物一樣。一位48歲的總編輯踏上「遇見未來的自己」旅途,從台北到台東海岸、屏東三地門村落、霧台山上;再從台灣飛到名古屋、大阪、青森。「熟年優雅學院」總監張芳玲的創作出發點:「透過前輩,會晤自己—從前輩們的身上,我更清楚自己是誰、現在在哪裡、接著要往哪裡去?」
中年有的優勢是社經背景、工作經驗、人生歷練。但伴隨優勢的就是中年憂慮:四十後的人,生理上出現老花眼、白髮變多、臉部和身材,青春不再成為事實。五十之後,憂慮事業、子女的未來發展、父母照顧問題。鄰近六十的人,則是擔心疾病、金錢、孤單三大問題。
但是這不是全部,優勢與憂慮不等於中年人。中年可以期待的:成為靈性成熟的人,而不只是個成人;在企圖心和執行力之間,更能取得協調;明智地選擇朋友,也繼續交新朋友;在人生中繼站,勇敢地決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要過的生活;大膽地為熟年做一個屬於自己的夢,因為那是一生最有可能實現的夢想。
本書特色
*圖文並茂—張芳玲總監的中年心靈之旅,以報導文學的方式,娓娓道來這段旅程「中年V.S.熟年」的會晤,加上豐富又精緻的圖片,保證讓讀者彷如親臨現場,成為這趟旅程的同行者。
*獨家報導—本書出現的人物,從八十歲到一百零一歲。日本方面有田園生活家津端修一夫婦、深情書店老闆坂本健一、森林中撫慰人心的佐藤初女;台灣部分則令人驚艷,除了原住民電視台之外,不曾出現其他媒體的魯凱族奇人王朝賢、第一次被訪談的一百零二歲劉毅文先生、永遠懷抱理想的公東高工前校長黃清泰先生、活躍於創作的台東金谷園先生。
*越活越優雅—本書附有專文「如何優雅變老?中年人該知道的十件事情」,作為總結。透過本書,中年人的心將可以找到歸宿與未來。
1:終身保持夢想力
2:持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3:真誠卻不依賴的人際關係
4:找到自己的手作本事
5:把絕處逢生的經驗當作生命鑽石
6:承認孤單積極化解不安
7:活在愛的關係中
8:情感表達要倍數成長
9:找到自己的終極造型
10:所有生活來自於廚房
各界聯合推薦
干文元/ 臺灣中華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古學敏/ 國泰人壽慈善基金會名譽董事
甘國棟/ 天主教耶穌會神父、光啟文化事業社長
鄭林鐘/ 樺舍文化與華山1914文創園區顧問
潘 冀/ 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簡 媜/ 《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作家
馮 燕/ 行政院政務委員
許毓仁Jason /TEDxTaipei 策展人暨TED亞洲大使
王郁燕/<熟年誌>總編輯
許華倚/ 揚生慈善基金會 執行長
許耀雲/ 遠見天下文化集團<未來Family>月刊總編輯
王 傑/ 《畫家帶路,基隆小旅行》畫作家
黃揚名/「銀髮心理科普知識推廣」創辦人
陳慰慈/ 全福會台灣總會副會長
陳銘民/ 晨星事業群 營運長
專文推薦
一本題材別致的書,文筆細膩、生動;讀後令人感動,並能開闊心胸,受到激勵。
作者描述的這群老人,其共同特色都非功績顯要的達官貴冑,但專注於清楚的人生目標。他們具備愛人、和諧、感恩的性格特質,成為老年時活下去的樂趣與動力。讀者可以從書中前輩身上學到人生的智慧,我認為他們塑立了成功的人生的典範與榜樣,給邁向高齡化的台灣社會,注入一股對生命與生活的活力。
高度評價與值得推薦一讀的好書。── 干文元,臺灣中華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醫療技術大幅躍進,人類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面對老年化社會的來臨,一般坊間書籍多是退休理財、養生健康議題,卻鮮少觸及「老」所須面對的其他調適及預備。
《遇見未來的自己》這本書描寫了幾位非常有「存在感」的老人,幫助我們去正視「老」這位遲早要來拜訪的友人,審視我們對「老」的認知,重新定義「老」的價值,進而預備自己以積極的態度走上追尋「老」的快活旅程。祝福各位與我一樣在這些故事中「遇見未來的自己」。──古學敏,國泰人壽慈善基金會名譽董事
「有時候我們會被一本書拯救。雖然挫折與失望接二連三,總有一本書會讓你產生勇氣……」 這是本書中一位長者坂本健一所說的話,也是我在讀完《遇見未來的自己》之後第一時間升起的感動。──鄭林鐘,60歲,樺舍文化與華山1914文創園區顧問
《遇見未來的自己》對中年以上的讀者,真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書名。看了芳玲女士這本書,很難不想想未來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的?我們「未來」的日子將是如何過的?我們給別人留下的觀感及影響如何?書中張女士的採樣,有完全不同背景、不同生活環境、甚至不同國籍的長者,他(她)們以在一般觀念中很「夠老」的高齡,仍然活出精彩絕倫、令人感動的生命。讚歎欽佩之餘,不能不也反思一下自己「尾流」的身影究竟會是如何?──潘冀,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遇見未來的自己」是書名,卻也是每天生活中具體要做的屬靈操練,和活出真實與圓滿生命的基礎。在平凡中能展現真實的「自我」,是此操練的第一步。
作者在被感動的經驗中,介紹了台灣及日本七位能展現優雅生命的長者,他們共同擁有的特質是「為他人而活」與「協同他人一起生活」。生命的完成不在於擁有多少或成就哪些偉大的事務,而是在每一次面對自己及他人時,均能展現本性中原有的「優雅」特質。──甘國棟,天主教耶穌會神父,光啟文化事業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