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看到的,就是跟人不一樣:一般人眼裡的消息、資料,有錢人怎麼看出 「這則訊息跟賺錢有關」,有SOP可學 | 拾書所

有錢人看到的,就是跟人不一樣:一般人眼裡的消息、資料,有錢人怎麼看出 「這則訊息跟賺錢有關」,有SOP可學

$ 270 元 原價 300
  ◎麥當勞結束台灣子公司,日本市場虧損,所以速食業前景堪憂?股票將下跌?
  看法別這麼單純,麥當勞的核心競爭力不是漢堡,而是房地產!
  
  ◎投資夏普一千多億,鴻海這麼做值得嗎?赤字連年的夏普是好公司嗎?
  這問題其實跟財務無關,你得從夏普的企業歷史沿革做判斷。
  
  ◎蘋果公司的損益表不再將筆電和桌上電腦的銷售實績分開、
  推特(Twitter)不再公開時間軸的點閱率,你從這些訊息中看出什麼端倪?
  
  本書作者加谷珪一,曾任職於野村證券集團(Nomura Securities Co.,Ltd.)
  旗下的基金投資運用公司,為日本中央政府御用理財顧問。
  多年來的投資經驗讓他學會:
  多數人所接收到的任何資訊,大多是被刻意製造過後釋放出來的。
  偏偏有些人有一套「讀出錢味」的情報關鍵技術,
  在第一時間就能掌握「這則訊息跟賺錢有關」。怎麼辦到?有SOP可學。
  
  ◎有錢人愛問:追問、查證、問立場、查背景。  
  .新聞說的不一定都是真的,有錢人看見現象必問原因,就不會斷章取義。
  「消費者物價指數連續二十個月上漲」,這代表景氣真的變好嗎?錯囉,
  實際上,重點不在連續上漲,你得跟前一年的同期相比。
  
  .想當有錢人,先查證:賺多少算有錢?
  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在《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早提醒過:
  「沒能進行投資的人,將很難變成有錢人。」
  到底怎樣算有錢?用薪資收入還是以資產投資計?
  為此,你得重新查證本國所得結構統計、確認你的標準:做什麼事會讓我變有錢?
  
  ◎哪種說法能相信幾分?有錢人這樣快篩:  
  .先略知全貌,再從小地方進逼,就能見樹又見林。
  買股票不是光看公司名氣,要比較財務報表、上網查股東名冊,
  例如,同樣一筆資金,你要投資豐田汽車還是NEC?怎麼判斷?
  營業額、獲利率或人均產值哪一個最值得參考?
  
  .縱向思考、橫向比較,就能看穿真相。
  應屆畢業生就業三年內一直換工作,這代表一代不如一代?這種看法是錯誤喔。
  亞洲社會男女不平等,但其實歐洲國家可能更重男輕女,該看哪個標準你知道嗎?
  
  ◎資訊常是被刻意製造的——依你的願望製造  
  .在數位時代,目標客群其實並不存在,消費者常常是隨機(隨資訊)而產生,
  谷歌率先看見了這中間有利可圖,將人們的欲望標上優先順序,
  你越想看到的,搜尋結果就排得越前面,但是不是正確資訊?未必。
  谷歌要的是建立口碑後,靠賣廣告大賺一筆。
  
  .大多數人會抱怨或咒罵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有錢人不罵,他們默默賺錢。
  先讓顧客對現狀不滿,再提供解決方案,再也不怕賣錯東西。
  例如「傳統」和「懷舊」明明很像,但在策略商品銷售計畫時,
  為何主打前者很難讓你賺到錢,後者才是暢銷關鍵?
  
  ◎如何利用手上的資訊賺錢或避免賠錢?  
  長期、定點的觀察:你想知道的,對方很可能不說,但一定會用行為洩底告訴你:
  蘋果的決算報告書將筆電和桌上電腦的銷售合併,
  並把中國市場的業績跟其他地區獨立計算,你看出其中的業績消長了嗎?
  
  最後,作者還要告訴你間諜問話技巧,快速問出你想要的情報。
  學會有錢人才懂的資訊判讀關鍵技術,你也能精準嗅出錢味、抓住商機。
  
各界推薦

  《冠軍操盤人黃嘉斌獲利的口訣》作者、投資理財專家 黃嘉斌
  財經節目主持人、新聞主播 邱沁宜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