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融古會今‧以心為畫
「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人文哲思,是中國繪畫藝術發展與傳承的內涵所繫,藝術家面對自然宇宙所觀照的生活哲學和生命價值,也因此與藝術創作融為一體。這種由「心」出發、用「心」領會的藝術文化精髓,自古至今,一脈相傳,締造出悠悠歷史長河中無數優秀藝術家鮮明的個人風格。
進入20世紀,工業革命之後的西方文明挾科學、技術、軍事、經濟快速進化之勢主導了世界的發展,西洋現代藝術的潮流也隨之衝擊了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變革。20世紀中葉,海峽兩岸分治後雖有政治氣候的不同,但無可避免的先後接受了西方現代藝術思潮的洗禮,不論中西融合或傳統出新,都成為民國以來至今兩岸中國繪畫藝術多元面貌的共同時代背景,在此氛圍中又因個人的心性志趣、蒙養環境及錘鍊方式的不同,而產生了各具風姿的創作風貌。余承堯、江兆申、劉國松、賈又福四位,即是海峽兩岸於此時代背景中孕育出的傑出藝術家。
融古會今‧以心為畫
「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人文哲思,是中國繪畫藝術發展與傳承的內涵所繫,藝術家面對自然宇宙所觀照的生活哲學和生命價值,也因此與藝術創作融為一體。這種由「心」出發、用「心」領會的藝術文化精髓,自古至今,一脈相傳,締造出悠悠歷史長河中無數優秀藝術家鮮明的個人風格。
進入20世紀,工業革命之後的西方文明挾科學、技術、軍事、經濟快速進化之勢主導了世界的發展,西洋現代藝術的潮流也隨之衝擊了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變革。20世紀中葉,海峽兩岸分治後雖有政治氣候的不同,但無可避免的先後接受了西方現代藝術思潮的洗禮,不論中西融合或傳統出新,都成為民國以來至今兩岸中國繪畫藝術多元面貌的共同時代背景,在此氛圍中又因個人的心性志趣、蒙養環境及錘鍊方式的不同,而產生了各具風姿的創作風貌。余承堯、江兆申、劉國松、賈又福四位,即是海峽兩岸於此時代背景中孕育出的傑出藝術家。
讀 余承堯、江兆申、劉國松、賈又福 文|熊宜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