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以其宗教學訓練與經驗,探討台灣多元宗教文化的主體性。
一、從台灣「去宗教」的人文教育出發,探討宗教經驗如何被邊緣化,變成「非日常」的宗教現象。
二、剖析長老教會在「本土化」過程,如何在當代台灣社會以其一神信仰在多元宗教文化下,所面臨神聖詮釋的衝突與轉化。
三、買菜路過的市場裡的古蹟淡水龍山寺,如何以其民間佛教的儀式展演,開出對苦難救贖的盼望。
四、民間新興通靈信仰的海邊普化儀式,如何透過大海的廣闊、水路與法船燒化象徵,在靈性戰場張力中,帶來解脫的契機。
五、草根宗教菁英如何以其「天山老母」女乩身分,傳承民間通靈體系,在儀式的切身性、實用性與功利性中,突顯弱勢階層的危機意識。
六、願意看見其他宗教的存在價值、共同合作、救贖生命的苦難,這是人超越自身生物本能的重要靈性向度,也是台灣多元宗教可以共創的文化主體性。
一、從台灣「去宗教」的人文教育出發,探討宗教經驗如何被邊緣化,變成「非日常」的宗教現象。
二、剖析長老教會在「本土化」過程,如何在當代台灣社會以其一神信仰在多元宗教文化下,所面臨神聖詮釋的衝突與轉化。
三、買菜路過的市場裡的古蹟淡水龍山寺,如何以其民間佛教的儀式展演,開出對苦難救贖的盼望。
四、民間新興通靈信仰的海邊普化儀式,如何透過大海的廣闊、水路與法船燒化象徵,在靈性戰場張力中,帶來解脫的契機。
五、草根宗教菁英如何以其「天山老母」女乩身分,傳承民間通靈體系,在儀式的切身性、實用性與功利性中,突顯弱勢階層的危機意識。
六、願意看見其他宗教的存在價值、共同合作、救贖生命的苦難,這是人超越自身生物本能的重要靈性向度,也是台灣多元宗教可以共創的文化主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