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學經典二例:《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羅絲瑪麗:啟發身障人權、特殊教育和醫療倫理的甘迺迪家族悲劇》套書(共二冊) | 拾書所

神經學經典二例:《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羅絲瑪麗:啟發身障人權、特殊教育和醫療倫理的甘迺迪家族悲劇》套書(共二冊)

$ 578 元 原價 770
這兩起大腦手術,各帶動體制上的什麼變革?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   改編電影:   克蘿伊・摩蕾茲(Chloë Moretz)主演,已於2016年多倫多影展全球首映。   作者二十三歲時生了場怪病,症狀猶如中邪:莫名恐慌、靈魂出竅、動作詭異、幻視幻聽,而且妄想旁人要害她。癲癇科、免疫科和精神科等醫生做了數百項檢查,結果全都正常,群醫束手無策之下,眼看她就要被送進療養院度過餘生,一名神經病理學家接手了這個個案。這名醫生由於知道幾年前才發現的某疾病,正確診斷而救回了她。這案例寫下神經學及心理學研究新頁,登上知名醫學期刊,全美暢銷六十萬冊,售出二十國版權,亞馬遜書店數千讀者近滿分好評。   重大意義與影響:   這個個案讓學界體會到,各科別的研究應該密切交流,甚至不同學門應該合作爭取較多的經費做研究,而不是你研究你的、我研究我的,不只資源分散,而且發現新知識(例如新疾病)彼此竟不知道,從而影響實務應用。   ●《羅絲瑪麗》●   改編電影:   羅絲瑪麗的故事即將搬上大銀幕,由女星艾瑪・史東主演。   她被雙親藏了二十幾年,卻促成活躍的兄弟姊妹做出重大貢獻。   約翰‧甘迺迪的大妹羅絲瑪麗先天智能障礙,年歲漸長後疑有精神疾病,當時社會不了解它們的成因,普遍敵視這類患者。她的雙親起先找盡資源、實驗各種教育方式想「治癒」她,然而成效不彰。隨著她姿色出眾引來異性注意,父親喬為了避免鬧出醜聞,決定採用當時頗具爭議、後來為全球醫界廢除的大腦額葉切斷術「治療」她,結果反倒致使她重殘……   羅絲瑪麗的遭遇令兄弟姊妹深感震驚,投注資源研究精神疾病與智能障礙,從而扭轉全世界在這方面的認知。   重大意義與影響:   「甘迺迪家族對世界最大的貢獻。」   羅絲瑪麗手術後被藏了二十幾年,她的家人才漸漸對外承認,有個智能障礙的家人。約翰‧甘迺迪當選總統後,積極協助研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探究精神疾病及身心障礙的成因,促進精神醫學與神經科學擺脫蒙昧時期,轉而正視精神疾患與身心障礙者的醫療與教育資源等。   羅絲瑪麗的妹妹尤妮絲,慷慨提供資金促進研究,智能障礙的病因與療法,並促成了如今每年有數百萬身障者參加的「特殊奧運」成立。弟弟泰德擔任參議員四十七年期間,不辭辛勞的在諸多參議員與眾議員間周旋,促成許多重大身障人權及社會正義法案通過。尤妮絲的兒子安東尼說,凡此種種:「將成為甘迺迪家族對世界最大的貢獻。」 名人推薦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   邱麗珠 台大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簡正鼎 中央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計畫」負責人    胡海國 「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黃榮村 中國醫藥大學「神經科學與認知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鄭國威 全台最大科學知識社群「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謝伯讓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    「精彩懸疑,讓人一口氣讀到最後一頁才罷休。極力推薦。」——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   ●《羅絲瑪麗》   吳佳璇 精神科醫師、作家〔專文推薦〕   王榮璋 身心障礙聯盟前祕書長   房慧真 記者、作家   邱麗珠 台大醫學院腦與心智研究所所長   劉宏恩 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劉紹華 中央研究院醫療人類學家   蔡宇哲 台灣應用心理學會副理事長   蕭美琴 立法委員   「精彩而令人心碎,蘊含的議題令讀者掩卷後良久,仍縈繞心頭。」——BookPage雜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