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戀之歌:聆賞姚讚福 | 拾書所

悲戀之歌:聆賞姚讚福

$ 315 元 原價 350
  一九三○年代以一曲〈心酸酸〉創下臺語流行歌有史以來最佳的銷售量的音樂家姚讚福,傳記報導故事首次出版!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出版「典藏臺中」系列,紀錄音樂人姚讚福的一生,包括他的音樂創作、人生軌跡,以及時代背景。
  
  ◎作者林良哲繼《臺灣流行歌日治時代誌》後,將焦點聚集在臺中音樂人姚讚福身上,藉由唱片收藏、子女親友訪談紀錄,以及成長軌跡的田野調查,融合當時流行歌背景與社會現象,圖文並茂,娓娓道出姚讚福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隨書附贈姚讚福音樂故事CD。
  
  台中市新文化協會策劃、臺灣流行歌研究學者暨臺語流行歌詞曲創作者林良哲年度力作!
  
  向那個時代,寫出臺灣心聲的流行歌創作者姚讚福致敬!
  附贈姚讚福音樂故事CD
  
  一九三○年代,姚讚福以一曲〈心酸酸〉,創下臺語流行歌有史以來最佳的銷售量,成為當時歌壇上炙手可熱的流行音樂作曲家。
  
  但他從一九三三年入行到一九六七年過世的三十四年間,只發行過四十多首的曲目,從戰前的〈心酸酸〉、〈悲戀的酒杯〉、〈我的青春〉、〈送君曲〉,到戰後的〈日落西山〉、〈青春嘆〉、〈苦酒滿杯〉等歌曲,無一不是臺灣人民所不斷傳唱與思憶的臺語流行歌經典。
  
  然而,被傳誦的還有姚讚福所屬的苦悶、悲愁年代,他窮困潦倒的人生,就像是唱片上又窄又細的溝槽,唱針只能循著溝槽旋轉前進,直到片尾曲終……
  
  就讓我們循著這個音樂行軌,慢慢沉浸在音樂人姚讚福的人生樂音中吧!
  
  姚讚福(1908-1967)
  
  出生於臺中牛罵頭(清水區),幼年時居住於墩仔腳(后里區),後隨父親移居宜蘭以及臺北松山等地,因家中信奉基督教,進入臺北神學校就讀,並於1931年奉派前往臺東「新開園」(池上鄉)傳道。但他因疾病纏身,離開傳道工作回到臺北,投身於臺語流行歌的創作,進入古倫美亞唱片公司,後又到奧姬、勝利、日東等公司,創作出〈心酸酸〉、〈悲戀的酒杯〉等歌曲,成為當時知名的作曲家。
  
  戰爭期間,他遠赴香港謀職,並在此娶妻生子。戰後全家返回臺灣,卻因時運不濟而謀職不順,多年顛簸且痼疾難治,加上生養眾多,致使家境貧寒。他獨自前往臺北奮鬥,冀望靠著作曲的功力再度於臺語流行歌壇揚名,然因時代變遷、市場轉換,雖有〈日落西山〉、〈青春嘆〉等優秀作品,卻不敵市場走向的轉變,最後因積勞成疾而病逝。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