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要把大眾帶進哲學殿堂,而是要把哲學帶進大眾的競技場
哲學大師 蓋瑞・葛汀
(《紐約時報》哲學部落格「石頭」專欄作家、資深哲學教授)
把哲學帶進公共議題的競技場
由淺入深地從哲學百寶箱中,搬出各式各樣實用的思維工具
探討有關政治、科學、全球暖化、無神論、宗教、
資本主義、快樂、工作、教育、藝術、墮胎等
關乎你我生活的大小事
沒有哲學,我們將無法對公共議題做有效的思辨
──哲學就算沒有給出答案,也確實提供了尋求答案的思維途徑──
只要掌握了方法,哲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具體問題。本書作者蓋瑞・葛汀將指導讀者如何運用哲學思維,來思考和討論公眾關心的、具有爭議的當代問題。
作者蓋瑞・葛汀在部落格「石頭」(The Stone)上的每期文章,都是專為非哲學家而寫的。而每期收到的數百則讀者評論中,總會有人說:「哲學是無用又無趣的『象牙塔』活動,對於非哲學家,沒有什麼相關的話好說。」為了回答這個指控,同時也回應其他讀者的質疑,作者將部落格中的短篇文章加以延伸,擴展其普遍性、深度與細節。他的目的不是要把大眾帶進哲學殿堂,而是要把哲學帶進大眾的競技場;既讓讀者去理解公共關注的主要議題,也把哲學思維的工具介紹給讀者。
在這些文章裡,都呈現了引導討論的哲學原則、概念與區別。作者除了針對爭議中的主題提出觀點外,也同樣關注於闡明議題,並介紹持不同意見者的一些考量;將兩造論證以各自最強大的形式來呈現,考慮所有相關證據,留心確信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因此導致的論證極限,還有在論證已經極盡所能時,負責地評估仍存在的歧見有什麼樣的重要性。
作者認為,在真實世界裡,我們對於最重要的事情,無法避免沒有合理根據的「確信」。在多元社會裡,有相當多樣的各種基本確信,尤其是關於宗教、科學、倫理學、政治學與藝術。我們必須要澄清、發展並捍衛自己的確信,因此有「知性維護」的需要。哲學的功能不是去「解答這個世界」,而是為我們的確信提供知性維護。
哲學是個概念與邏輯工具的倉庫,這些工具對於我們掌握自身確信的知識論地位、解釋其結果、應付知性挑戰時,是不可或缺的。每個人都可以期待哲學提供資源,讓我們了解、辯護,甚至修正自己對於這些公共議題的基本確信。
‧關於政治議題
以政治爭議為例,解釋並以實例說明有效論證過程中所需要的重要邏輯原則與區別。首先,區分真正的與虛假的論證,闡明「善意理解原則」,檢視「演繹性」與「歸納性」的區別,探索常被忽略的「相關證據原則」;介紹「確信」和「圖像」概念,進而導向「合乎邏輯」與「合乎理性」的區別。關於「知識同儕」的論證,則將導向「思想自由」與「思想正確性」的區別,以及對於「歧見的邏輯」之分析,並系統化地闡述「自我理解原則」。
‧關於科學
強調評估科學主張時特別重要的邏輯原則。運用「預測成功原則」把物理與化學這類的科學,與人文科學區分開來。而「相關性」與「因果性」的區別,將有助於評估來自醫學的主張。實驗室與世界的進一步區別,則引起實驗心理學中關於「促發」現象的疑問。接著,透過有證據基礎的公共政策之限制,闡述「在此有效」與「在彼有效」的區分,並注意「自我駁斥知識」的問題」。最後,轉向氣候科學,反省「訴諸權威的邏輯」,以及「或然率」與「價值」在決策中扮演的角色。
‧關於哲學與科學的限制
作者從兩個思想實驗開始,闡述「主觀」與「客觀」的區別,進而回顧「二元論」和「唯物論」的論爭,並運用「邏輯與物理可能性」與「現象與心理意識」的區別。在探討快樂與道德價值時,則運用了快樂的各種意義、事實與價值,以及直覺與理性之間的區別。
此外,法國認知科學家,丹・史匹博與雨果・梅西耶指出,理性的目標並非獲取真理,而是贏得爭論。作者則利用反對懷疑論的哲學論證邏輯,以及知識與真實信念之間的哲學區別,來檢視這個主張。
在應用心理學方面,作者從米歇爾・傅柯對心理疾病的歷史與哲學分析著手,並應用把「正常」當成一種描述與一種評價之間的區別。
‧關於宗教
從「信仰神是否理性」出發,關注道金斯之「新無神論」中,反駁標準有神論論證的各種邏輯錯誤,包含對於「宇宙論論證」、「存有論論證」的批評,以及他提出的「沒有論證的論證」、「演化論證」及「複雜性論證」。另一方面,從「宗教為何是理性的」出發,以神聖屬性為中心,探討「簡單性」與「必然性」,實體及其性質的區別等,最後指出「不可知論」可能是個吸引人的立場。
‧關於資本主義
快樂的本質、工作的價值、教育的目的,與資本主義的道德有什麼關係?作者從運氣、工作、樂趣與愛等元素,展開有關「快樂」的哲學解釋,並運用了「工具性活動」與「自有價值的活動」的區別;同時,以自由主義的「個人權利原則」,以及「基本益品」與「基本善」的區別,來回應資本主義與快樂、利益之間的關係,並導向「公共資本主義」的概念。同時,探討資本主義與人文教育之間的衝突,並運用「工具性知識」與「不為其他目的的知識」的區別,來反省為何大學應該主要關注知性文化,而不是職業訓練。
‧關於藝術
作者以安迪・沃荷的〈布瑞洛盒〉為例,闡述「藝術成就」與「美學成就」、「發現」與「賦予」意義的區別。另外,從「知性標準」與「情緒標準」的區別,來探討古典音樂(莫札特)和流行音樂(披頭四)何者較優越,並逐一闡述「藝術作品的普遍價值」與「它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美學價值」與「道德重要性」、「前衛藝術」與「大眾藝術」的區別。
‧關於墮胎
從「普遍原則」與「特例」的區別開始,論證各持立場的人們對於「一次墮胎是否道德」沒有共識,卻有「殺嬰並不道德」以及「在強姦的例子中,墮胎並非不道德」的共識,進而透過「重疊共識」和「內在批評」的概念,說明在沒有共通前提的狀況下,成果豐碩的討論還是有可能的。
學界專文推薦──
邱建碩 輔仁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洪裕宏 國立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
苑舉正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冀劍制 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列)
名人推薦
「這本書卓越地展示了哲學能做什麼,還有它對於人類的人格完整性與身份認同來說有多不可或缺。葛汀的聲音,是一種獨特的美國式聲音:直接了當的知性,慷慨的同情心,總是有強力的批判精神,卻不曾變得惡毒或輕蔑。讀這本書,一個人會感覺到教條與胡言亂語的雲霧突然間全體蒸發了,而且會看出一系列辯論的整體風貌。高度推薦。」──賽門・克里奇利(Simon Critchley),《石頭讀本:一百三十三個論證中的當代哲學》(The Stone Reader: Modern Philosophy in 133 Arguments)的共同編輯。
「以這本了不起的書,蓋瑞・葛汀加入了偉大的傳統:一流哲學家冒險從象牙塔裡出來跟大眾說話。《哲學能做什麼?》涵蓋了範圍甚廣的主題──政治、科學、宗教(包括無神論)、藝術以及更多其他,從不擺架子,從不試圖迴避困難。伴隨著機智與天賦,葛汀展現出哲學思維如何滲入人生的選擇,而且能豐富我們整體而言的個人價值感與幸福感。」──麥可・魯斯(Michael Ruse),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露賽爾・T・沃克麥斯納哲學教授
「思維清醒、明智,而且像最佳意義下的老師一樣,葛汀在《哲學能做什麼?》這本書裡,達成了今日美國哲學太少嘗試達到的成就——他用任何心胸開放的讀者都能欣賞的聲音,闡明了主要的學院思想家怎麼樣看待像是科學、快樂、工作、神、邪惡、資本主義、還有教育這樣的觀念。」──卡林・羅曼諾(Carlin Romano),《哲學美國》(America the Philosophical)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