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立茲小說獎《時間裡的癡人》作者珍妮佛‧伊根詭祕之作
作者向經典亨利‧詹姆斯《碧廬冤孽》及卡夫卡《城堡》致敬
《塔樓》乍看如哥德風驚悚故事,實為充滿精心布局的後現代小說
二十一世紀的失聯,
渴望自由的人,受困在神祕的歐洲古堡中。
塔樓與世隔絕。
有人想逃,有人想留。
這詭異的地方,真的能夠讓人得到救贖?
丹尼與豪伊,一對十八年未見的堂兄弟在中歐的神祕古堡相逢。丹尼懷抱多年前對堂弟豪伊惡作劇的愧疚,受邀至古堡。古堡與世隔絕,讓手機成癮的丹尼逐漸產生焦慮,懷疑豪伊居心叵測……古堡內最高的塔樓住著一位男爵夫人。塔樓底部沒有門,只有一條窄石梯,繞著塔的外部。幾乎無人能夠接近的塔樓,究竟隱藏什麼祕密?
《塔樓》描述各自失落、迷惘的中年男女,企圖藉由幻想逃脫真實人生,建構出全新的自我。作者珍妮佛‧伊根以後現代風格向她心儀的經典致敬,包括亨利‧詹姆斯《碧廬冤孽》及法蘭茲‧卡夫卡《城堡》。伊根不愧是當代文壇最膽氣十足的作者,全書充滿精心埋藏的詭計,創造出獨樹一格的哥德式驚悚小說。《塔樓》也是一部出奇的後設小說,這高危的幻想,最終指向一個不可靠的敘事者,甚至分不清愛與謊言。
★2008女性文學獎入圍作品
★《紐約時報》、《舊金山紀事報》年度選書
書評
「珍妮佛.伊根是當代天賦異稟的作家……敢於冒險,創作出獨樹一格的後現代哥德式驚悚小說。」——《西雅圖郵訊報》
「伊根的第三本小說……離奇奧妙,總是令人沉思現代生活中,想像力與囚禁的關係,包括心理學、玄學、甚至物理學等層面。」——《大西洋月刊》
「想像力豐富……兼具超寫實主義和陰鬱的幻想……伊根將創造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使《塔樓》讀來宛如融合卡夫卡(Kafka)、卡爾維諾(Calvino)、愛倫坡(Poe)的二十一世紀創作,集荒謬、超現實、難以言形於一書,讀來令人覺得緊張有趣。」——《Elle》
「精彩絕倫……伊根傳神仿效哥德派作家的作品,像是寫《奧多芙的神祕》(The Mysteries of Udolpho)的安.瑞克里夫(Ann Radcliffe)以及寫《奧托蘭多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的霍勒斯.渥波爾(Horace Walpole),在看似奄奄一息的文學類型中,融入借自約翰.巴斯(John Barth)、卡爾維諾等人的後設小說元素。要做到這樣很難,只有才賦非凡的作家才做得到。」——《舊金山紀事報》
「憑藉深層直覺,突襲美國受科技驅使、圖像飽和的文化黑暗面,正是因為善於洞察美國人的潛意識,使身為作家兼新聞工作者的伊根獲肯定為有先見之明的文學代言人。」——《Vogue》
「伊根靈巧的佈局,把丹尼的精神解放描繪得既驚悚又危險。根據她的暗示,想像力才是最後的解藥。這本小說有濃厚的威爾基.柯林斯(Wilkie Collins)式文風。」——《紐約客》
「如果卡夫卡筆下的約瑟夫K和路易斯.卡洛爾(Lewis Carroll)筆下的愛麗絲有兒子,那肯定是珍妮佛.伊根筆下的丹尼。……不論伊根穿插多少象徵比喻和稀奇古怪的次要情節……總是能讓情節保持流暢,冷嘲熱諷持續不斷。」——《波士頓環球報》
「伊根是位才智過人的作家,從坐牢的回憶錄到哥德式鬼故事,在每頁創作上,都能明顯看見她樂在其中地改善與顛覆文學類型與陳腔濫調。」——《華盛頓郵報》
「睿智,緊張,信手捻來。」——《紐約觀察家》
「伊根編了個令人魂牽夢縈的故事。……她的厲害之處在於,完美平衡哥德式城堡小說令人毛骨悚然的元素和一名囚犯的寫實人生,創作出一本值得保存的好書。」——《浮華世界》
「伊根把每件事都寫得正確無誤,從一個因長期吸毒而身體虛弱的男人的複雜心理,到一個癮君子的自欺,她的寫作技巧將令讀者嘆為觀止,難以釋卷。」——《時人》
「引人入勝……洞燭入微,妙趣橫生,流暢無比,讓讀者有如身歷其境……詭譎,刻劃優美,是個值得一探的地方。」——《今日美國》
「引人入勝,……後設小說的傑作。……以令人信服的現實主義吸引讀者,媲美狄更斯或巴爾札克的作品。至於亨利.詹姆斯就更不用說了,他比誰都瞭解如何營製造張力。」——《芝加哥太陽時報》
「伊根從第一頁就獨出心裁,……《塔樓》維持令人驚恐暈眩的速度,……專注探討這些高風險的心理學危險行為,成為令人無法釋手的恐怖小說。」——《洋蔥報》
「一個會催眠讀者的故事,描述一群與世隔絕的人之間,有著令人料想不到的連結。每個人都藏著祕密,但最後讀者會發現,原來那些祕密與自己所想的相反。……雖然在情緒上與文字上,都因背叛與暴力而顯得黑暗,但讀者最後將發現,原來《塔樓》是福至心靈所寫出的一封情書。」——《新聞日報》(Newsday)
「伊根是當代美國小說作家,文風類似史蒂芬.金或《黑道家族》的編劇群。她的最新小說,帶點哥德風的愛情故事,可能也有超自然主義的味道,讀來樂趣無窮。」——《明尼亞波利斯星光論壇報》
「引人入勝的黑暗之旅,……伊根巧妙地在臨界點增加張力,最後引爆。……複雜的情節結合得毫無瑕疵,令人拍案叫妙。」——《洛磯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