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智慧:結合文學、歷史與哲學的哈佛畢業演講,教你掌握風險與報酬 | 拾書所

金融的智慧:結合文學、歷史與哲學的哈佛畢業演講,教你掌握風險與報酬

$ 300 元 原價 380
  ★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佛學院院長、花旗集團前執行長等意見領袖強力推薦
  ★2017年《金融時報》與麥肯錫年度商業書單
  ★2017年Amazon.com商業與領導類年度選書
  ★2017年《財富管理》雜誌最佳商業圖書
  ★《金融時報》、《出版人周刊》、《紐約客》《環球郵報》等多家媒體推薦

  食衣住行育樂,都建立在金融之上,本書不說行話、不算公式、不看圖表,結合人文,教你活用金融原則,處理危機、愛情、婚姻、人際、失敗等問題,讓你過得更好!

  2008年金融海嘯後,金融貪婪、騙人的形象,累積社會的不滿,到現在仍令人避而遠之,金融市場也常被認為跟人文修養背道而馳,詆毀金融已是家常便飯,以為金融不能為世界帶來多少價值,背後也沒多大智慧。

  但哈佛商學院與法學院教授米希爾.德賽(Mihir Desai)指出,金融對於經濟和生活的影響處於重要的核心位置。
  金融活動隨處可見,從消費、教育、保險、退休、住房等各方面都是。

  2015年,他受邀到哈佛管理碩士班,進行畢業演講,題目為「金融的智慧」,用人文的角度釐清金融對於生活的問題,演講結束後,得到哈佛商學院畢業生的諸多迴響,因此催生了這本書。

  德賽教授從人文觀點透視金融概念,創造出獨特的對比:

  文學──《傲慢與偏見》作者珍.奧斯汀(Jane Austen)是風險管理的指導者
  藝術──美國當代藝術家傑夫.昆斯(Jeff Koons)是融資槓桿的倡導者
  電影──美國導演梅爾.布魯克斯(Mel Brooks)的《金牌製片人》闡述受託人的責任

  委託與代理的問題,生活中也到處可見,例如:工作、教養、投資……

  德賽發現,金融原則也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關鍵問題提供了答案──

  保險,是了解人生的核心架構,風險無所不在,但整體可預測
  現在大家對保險業務有負面印象,但過去他們曾是英雄,可以讓人獲得拯救。
  宗教的角度:不信神可是要永遠下地獄,難道值得冒這個險嗎?
  歷史的角度:年金是擔心活太久所提供的保險,卻引爆法國大革命?

  不懂「資本資產定價模式」?看看你的人脈就秒懂
  高β值資產:這些人脈都有目的、利害關係
  低β值資產:不管你發生什麼事,他們都會是堅定的朋友
  負β值資產:當你最困難時,這些人必定守護你,當你衝太快時,會想辦法拉著你

  如何創造「價值」,又該怎麼衡量?
  過去做了什麼不重要,未來才重要,所有價值都源自於未來。
  超額報酬,才是真正創造價值

  企業合併看戀愛關係
  婚姻是經濟利益的結合,歷史常見
  福特和凡士通的合作關係,沒一起解決問題,百年關係反而破裂

  「債」不只是金錢,還有人際牽絆
  槓桿,就是「借錢」,以承諾換取資源,也是舉債
  人生會做出一連串的承諾和槓桿,對配偶、子女、工作和社區……

  破產,讓人坦然面對失敗
  美國航空把破產當成重新談判的策略工具,最後反而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
  責任義務,是創造美好生活的條件

  本書猶如一堂跨越文學、歷史、哲學、音樂、電影和宗教的金融課,從人文角度來理解金融內涵的智慧,讓你順利操控生命中的風險與報酬,甚至可以讓每個人有能力抵抗貪婪的誘惑。

好評推薦

  【國內專家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伯達|財經自媒體《王伯達觀點》
  市場先生|財富專欄作家
  吳惠林|臺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財報狗|臺灣最大基本面投資平臺
  陳鳳馨|News98財經起床號節目主持人
  雷浩斯|價值投資者、財經作家
  劉瑞華|清大經濟系教授
  螺螄拜恩|暢銷作家
  謝金河|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

  「讀這本書,讓入門者瞭解金融,讓金融人獲得智慧。」──王伯達,財經自媒體《王伯達觀點》

  「藉由理解本書的要點,充分用運你的天賦才能,隨著時間創造出理想的價值!」──雷浩斯,價值投資者、財經作家

  【學界領袖也推】
  「米希爾.德賽是個可以帶來財富的人,因為他是博學多聞的經濟學專家。在這本書中,他運用自己的才能為現代金融提供迷人的新視角,讓我們看到金融的重要觀念,也可以在文學和藝術中找到類似的概念。金融專業的學生如果用心在文藝上,而人文學科的學生研習金融,雙方都會學到許多珍貴的知識。」──奧利弗.哈特(Oliver Hart),二○一六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米希爾.德賽這本深思熟慮的優秀著作,不只是讓我們更加理解金融在社會的作用,也揭示出它在道德和社會方面的影響。」──拉凱許.古拉納(Rakesh Khurana),哈佛學院院長

  「德賽為學門對話踏出實實在在的步伐……不管是金融家或學者,如果有更多人可以把這種精巧的經濟知識和對於人生的理解結合在一起,那就太好啦!」──蓋瑞.莫森(Gary Morson),泰晤士高等教育學院(Times Higher Education)

  「一位學養兼具藝術、文學、當代文化和金融理論的學者,米希爾.德賽不可思議地將這些世界融合在一起,在自己融會貫通之後,以引人入勝的獨特敘事方式,向我們介紹它們之間的深層關係。」──威廉.葛茲曼(William Goetzmann),耶魯大學管理學院國際金融中心主任

  「在本書裡,米希爾.德賽巧妙實現兩個目標:清晰解釋了金融的運作及其重要性,而且讓我們知道人文修養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了解生活和世界。」──克萊頓.羅斯(Clayton Rose),美國鮑登學院院長(Bowdoin College)

  【暢銷作家也推】
  「本書真是讓人驚嘆又著迷的博學,我們原本以為自己了解這個世界,但它其實所有道路都通向金融主題,尤其是保險。高度推薦!」──賽斯.高汀(Seth Godin),《紫牛》(Purple Cow)作者

  「在這個暢曉易解而機智詼諧的研究中,米希爾.德賽把金融和哲學、文學及人性本質揉合在一起,從法國大革命談到黑色電影,從機率分配說到英國小說家珍.奧斯汀(Jane Austen)和《辛普森家庭》(The Simpsons)。真是一場驚人的知識饗宴!」──賽巴斯汀.馬拉比(Sebastian Mallaby),《知者:艾倫.格林斯潘的生涯》(The Man Who Knew: The Life and Times of Alan Greenspan)作者

  「本書對全球經濟的貢獻,就像艾倫.狄波頓著作《擁抱似水年華》對法國文學貢獻一樣:為晦澀難解的主題帶來更多思考,同時點明它其實是你日常生活的核心。這是一個真正融合哲學與激情的創作,把艾德華.威爾森、傑夫.昆斯等思想家和藝術家的思考與經歷揉合在一起,讓我們了解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在這個混亂的世界中,每個人都應該閱讀米希爾.德賽這本非凡著作!」──利亞.卡本特(Lea Carpenter),《十一天》(Eleven Days)作者

  「整本書都好棒,而且讀起來很愉快。德賽向熱愛文學藝術的人介紹金融,又向熱衷經濟學的人介紹文藝。各位要是兩個都喜歡的話,那更是樂在其中,特別受用。我看書的時候不停喊著:『我懂了!我懂了!』這本書會讓你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也許物質生活也是。」──威爾.施瓦比(Will Schwalbe),《紐約時報》暢銷書《最後的讀書會》(The End of Your Life)作者

  「本書是難得一見的好書,既有啟發性又有趣。那些慣常受到醜化和片面描述的主題,如今是以人文思考的角度來檢視。各位會很高興跟米希爾.德賽共渡這些時間,也會想起幾個你希望與他們一起分享閱讀的人。」──蓋兒.雷蒙(Gayle Lemmon),《女兵團》(Ashley’s War)作者

  【商界領袖也推】
  「米希爾.德賽精闢運用金融世界的原創教訓,使我們都能過著更安全、更愉快也更幸福的生活。他從歷史和現實經驗中引用無數案例,深入淺出地介紹金融基本概念,豐富並改善我們的生活。」──比爾.喬治(Bill George),醫療科技公司美敦力(Medtronic)前董事兼執行長

  「對於我們這些長久以來認為金融不只是個謀生好領域的人,米希爾.德賽這本書揭開了神祕面紗,讓我們知道理解人文學科也可以提高我們金融業者的效率,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添加許多歡樂。」──拜倫.韋恩(Byron R. Wien),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副董事長

  「本書是對金融感興趣或想要從事金融業的人必須一讀的好書。米希爾的淊淊雄辯為我們地追溯現代金融體系的產品、服務與實務,揭示出文學在這方面的背景和描繪。對於這個眾說紛紜的主題而言,這真是個令人耳目一新的好辦法!讓金融從業人員重新獲得讚賞(和理解),了解自己在公司、在這個行業以及在整體經濟中扮演了什麼角色。」──維克拉姆.潘偉迪(Vikram Pandit),歐羅根集團(The Orogen Group)董事長兼執行長、美商花旗集團(Citigroup)前執行長

  【國外媒體也推】
  「這是一本迷人、振奮又好看的書,對於金融業以外的人來說,是一本很棒的教學工具書;對金融從業人員來說,是非常需要的告誡與提醒,可能還是個勉勵。」──吉蓮.邰蒂(Gillian Tett),《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執行主編

  「深入淺出……哈佛大學經濟學家德賽是個典型的博學讀者,從特羅洛普、漢密特等作家的著作中看到了融資槓桿和選擇權理論等概念。」──《紐約客》(The New Yorker)雜誌

  「一本觸類旁通、異常振奮人心的新書……德賽透過他的雄辯與解釋,實際上是一個消解敵意和啟發的過程。」──英國精品電商平臺Mr. Porter

  「那些原本就熟悉金融界的人會得到不同的解讀觀點,而對我們其他人來說,德賽給了一個入門階。」──《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

  「這本精緻而博學的書……為金融外行人提供非常珍貴的說明,又讓金融從業人員拓展了藝術視野。德賽這套辦法擴大且豐富了我們的觀點。」──《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藉由文學、歷史和哲學的連結,德賽喚起深度共鳴。這是一部大膽又有趣的創作,金融從業人員和一般大眾都能學到許多經驗和教訓。」──《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