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鍊金術:焦點解決取向在校園輔導的應用 | 拾書所

希望鍊金術:焦點解決取向在校園輔導的應用

$ 324 元 原價 360
  「沒有抗拒的當事人,只有不知變通的心理師」

  如何幫助桀驁不馴的孩子回到他生命中應有的軌道?
  如何以正向經驗安頓顛沛流離的心?
  如何拉開情緒的空間,讓解決方法進來?
  如果將注意力放在「解決」而不是「問題」時,會與當事人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長相可愛的小米有著圓圓的臉龐與大大的眼睛,但他一開口從嘴巴裡噴出的都是三字經,令人有一種嚴重的不協調感。細探他的偏差行為,原來與原生家庭密切相關……

  表達想法難道不可以嗎?為什麼大家都不懂我?從一個學校轉換到另一個學校,為什麼大家當我是刺蝟,我要怎樣找到未來,誰能幫我呢?

  沒有人喜歡自己的家充滿灰暗、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祕密,但是佳琪沒有選擇,只能面對過去痛苦的記憶,好好穩住自己、獨立走向未來……
 
  「我的大腦是火箭,身體卻慢吞吞」,倩倩大三因憂鬱症休學一年,復學後渴望重新找回過往學習的榮景,證明自己的能力,心理師如何幫助她看見憂鬱症不是絆腳石,而是前進的階梯?

  本書呈現12個將焦點解決短期諮商(SFBT)應用於校園輔導工作的實務案例,場域包含小學、中學與大學,每一個案例都涉及多重議題,包括情緒議題(憂鬱、焦慮、強迫行為)、自我認同議題(性取向)、行為與人際議題(幫派、多重行為問題、偷竊、人際衝突、被排擠)、失落與創傷(喪親、性侵、家暴、安置受虐、遺棄、情感失落)、危機(自傷、自殺)、系統合作(跨專業合作、親師衝突)及隔代教養等,作者群藉由情境簡述、對話逐字稿、輔導過程解析及助人者的反思,協助當事人看見自己的能力與亮點,安然走過生命中的風浪。

本書特色

  七位專業工作者(心理諮商系教授/心理師/社工師)生動書寫在小學、中學和大學進行諮商的動人故事,處理情緒、自我認同、行為與人際、失落與創傷、危機等多重議題,總能協助當事人掏沙成金,看見充滿希望的未來,安然走過生命中的風浪。

名人推薦(謹依姓氏筆劃排序)

  金樹人(前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陳秉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
  張德聰(環球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許育光(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許維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
  曾端真(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兼任教授)

  閱讀對象

  ■對教育、學校工作、親師生關係、親子溝通、心理諮商有興趣的讀者

  ■心理諮商、教育輔導、家庭教育、從小學到大學各級學校、助人工作者、志工等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