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心學 | 拾書所

王陽明的心學

$ 253 元 原價 320
  愛問:「至善只求諸心,恐於天下事理,有不能盡。」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一天,王陽明的妹夫兼得意門生徐愛問了一個問題:「只在心中探求至善,恐怕不能完全闡明世上萬事萬物的道理吧?」對此,王陽明回答說:「心就是天理,天理都在心中,世上哪裡還有存在於人心之外的事物和道理?」

  心即理,心外無物,這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對「心外無物」這個問題,王陽明和好友同遊南鎮的時候,有一段著名的對話:朋友指著岩石中的一棵花樹,然後問:「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王陽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可見,在王陽明看來,世界上一切問題,都可以在自己的心上得到答案。正如他在《詠良知》一詩中寫的:「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因此,「心」成為一種巨大能量的象徵。亦如美國著名作家露易絲‧賀在書中寫的那樣:「我相信,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可以幫助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美好的友誼、美妙的職業,給我們帶來各種各樣的成功。首先我們要相信這種力量的存在,然後釋放一些不必要的障礙和生活方式,深入內心去感受這種力量,因為它知道什麼對我們是最好的。如果我們願意把生命交給至高的愛和支持我們的力量,就將擁有成功並且充滿愛的生命!」

  現代的腦科學、心理學、生理學認為,人類的潛意識裡蘊藏著巨大潛能,但是不同程度地被各種消極心態所形成的「自我」壓抑著,使得這些潛能在平時無法顯現。但是如果人們的心理處於特定的狀態下,壓抑潛意識的消極因素解除了,內在的無窮潛能就可以激發出來。

  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一個運動員的握力經由測量測出是一百磅,他在常態下調動全身的力量也無法使指針突破一百磅。一個高明的催眠師將這個運動員催眠至「喪失自我」的深層意識狀態,然後告訴他:「你擁有非常強大的力量,你的力量之大,連你自己也會吃驚。」當運動員在深層意識裡接受這個觀念後,再一次測量握力時,他非常輕鬆地使指針突破一百一十磅。

  過程中,催眠師並未給他任何外界的實際力量,更沒有給他服用興奮劑等藥品,只是將他導引進入一種喪失自我的狀態中,讓他心靈深處的意識接受一個他擁有強大力量的觀念,就讓他把自身的潛能發揮出來。實際上,那種強大的力量和基本能力,始終存在於他的心性之中。

  可見,只要排除舊的「自我」意識干擾,就可以發揮真正自我的力量。真正做到這一點,就會發現自己是一個強大的人,這就是人們經常說的:「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現在很多人過於追求金錢、地位、名利等身外之物,忘記自己的心也需要一種高度。有時候,人們把那些可以幫助自己成功的學問當作讓心靈強大的法寶,但是成效甚微。原因就在於人們對這些大人物的模仿未得其精髓,只學其形未學其神。說穿了,如果沒有經歷和那些大人物一樣的心路歷程,只是模仿他們的行為是沒有用的,這也進一步論證「心」的重要性。

  所以,人們在處理任何事情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全心探究其本質,於問題本身發掘內在聯繫。這樣一來,心性內在的巨大力量將會幫助我們發現規律找出答案,解決人生中的現實問題。

本書特色

  ■《傳習錄》精華解讀,後世名人一致推崇!
  《傳習錄》是王陽明的講學語錄,也是儒家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中包含王陽明的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和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傳習錄》堪稱「心學」第一書,被認為是王陽明最重要的哲學著作,對於知行合一、慎獨、致良知等哲學思想有深入討論,是我們感悟心學智慧必讀的經典。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王陽明的心學思想,融合儒釋道三家之精髓,其「知行合一」的思想,不僅可以強化現代人自我調適的能力,並且可以縮減自我修養的過程,是現代人破除身心迷惘的一帖良方。自十五世紀以來,王陽明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堪稱「立德、立功、立言」的聖人。

  ■千經萬典,也只是修心——讓內在的修練技巧,成為實用的處世智慧!
  正如儒家經典《大學》中所說:「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只有心靈達到寧靜而安穩的境界,人們才可以洞察萬物之規律。這個時候,考慮問題才會周詳,處理事情才會完善。真正的生活在內心,一切鬥爭皆是心戰。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