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灣故事:「荒山播愛心‧護苗五十載」教師扎記 | 拾書所

東灣故事:「荒山播愛心‧護苗五十載」教師扎記

$ 387 元 原價 430
  新書賣點

  本書的目的有三:
  一、 全港有八間群育學校,每年提供逾千個學額,但實際有群育教育需要的人數遠多於此,怎樣才教得好?此書拋磚引玉,跟同工交流。

  二、 不少家庭或有自閉、過度活躍,或有學習障礙的子女。不過,家長不知,又或拒予承認,錯過糾正孩子的時刻。其實,子女有那些「曳」行為,需及早了解、認識,找學校或專家協助改善,免日後憂心。

  三、 希望當局認識「這」批學童的特殊需要,給予更多資源,因為及早糾正,不用演變成長久的社會負擔。

  最後,受傷的孩子需要一個家,亦需要讓他們認識自己行為上的不是,努力改正,納於社會「正軌」。這點並不容易做到,但石壁東灣的老師們默默在做,好讓他們走好畢業後的人生路,值得我們關注與支持。

  經濟日報副社長兼研究部主管
  石鏡泉先生

  內容簡介

  東灣莫羅瑞華學校,是一所群育學校,已有逾50年歷史。群育學校是接收主流學校認為難教的學生。這些學生可能是來自問題家庭,又或有自閉、過度活躍、學習障礙的學童。在不少人眼中,他們是「曳」學生。
  
  這些學生之「曳」,是因為他們各有受傷的故事,因而對周遭的人不信任,心怕會再遭人傷害;這是人類自我保護之本能。

  這50年來,東灣的老師,努力把學校打造成一個家,所以有畢業生在迷惘時會行路(因為深夜已沒有交通工具了)回「家」,找老師傾訴;也有畢業生請老師在中秋節回家與自己及妻兒過節,因為是「家人」嘛!

  教育不一定全有成效,但這50年來,東灣老師以關懷,以愛心去維持這頭「家」。他們默默的辛勤教化,社會認知不多,這本書介紹一二,當中的故事滿是窩心暖意。

  本書每篇文章附有一個知識欄,以加強讀者對學生的一些行為問題的認識,且在主文將相關內容,尤其老師的應對和處理方法作標記。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