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誌:運動倫理拳王戰的十二回合 | 拾書所

渣誌:運動倫理拳王戰的十二回合

$ 288 元 原價 320
很真的比賽可能不好看,很假的比賽往往更精采!
 
人渣文本超小型媒體計畫「渣誌」第四擊
來聊點運動倫理學,業餘專業全上手,一次弄清「運動」這件事
 
運動,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人類合作活動之一。
其特別之處在於它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休閒活動。
運動之所以有價值,不僅因為有認真的運動員,還包括了無數運動迷熱情的參與及支持。這個活動被人類發展到非常高階,甚至成為類似宗教的存在,也可說是種「新興宗教」。許多人將生命焦點放在特定運動之上,像是「沒有棒球就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甚至會活不下去的棒球癡、棒球狂」。
 
我們常以工作或學業上的社會成就,作為印證自我價值的重要依據,但這些成就往往並非是你的「終極關懷」。每個人都應該了解運動倫理學的理由,是因為這個學門以你沒有料想到的角度直指你的「價值核心」,所有人生真正在意的事情,都能在運動裡找到答案。
 
運動歸運動,政治歸政治?你國族主義幽靈上身了嗎?
當中華隊表現很沒品的時候,你若認為「那也是代表國家啊,大家一定要硬挺到底啊!」那就是國族主義上身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運動暴力踩紅線?
肢體暴力可能漸次被吸納成為運動的一部分,像是棒球的「故意觸身球」,雖然一開始只是心情不爽刻意用球丟人,但現在棒球員已經出現一套故意觸身球的符號語言,透過這種暴力進行溝通跟糾正不正義。
 
※運動員在重大賽事前是否可以做愛?
美國職籃NBA認為性行為是種淨化,可以提升表現(做愛也是種「運動」啊!)要批判運動宗教化,一定要深入運動現場去了解狂熱者在想什麼,別只從外頭看看就下定論。
 
※性別歧視、種族歧視OUT!
每四年固定會出現的「女人看不懂足球」,或是女性裁判無法準確判決等,就是種進階的性別歧視,認定某種性別無法真正理解某些運動,以通案涵蓋個案,就會有歧視的問題。
 
※中華職棒放水案來龍去脈,第一手田野調查「黑資料」大量露出!
美、日棒球運動之所以有一定的「防禦能力」,不只因為司法制度,而是深厚的「文化積累」,足以成為一道防火牆。整體社會看待運動的方式,是終結打假球的關鍵。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