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覷自然以觀照,在尋常之中體認真實,梁兆熙的作品更明白地表達自己的生活美學。寡慾少求,過簡單的生活,在靜觀自然生長的過程中,他對生命的虛與實相應更有體會。從早期開始,梁兆熙對時間就已敏感。那時,他以不變和不動為手段,以物對證時空;以微粒形態存在的浮塵和埃垢,是冥冥之中的幽微,隱而未顯,世人更經常視而無見。從靜之極到動之極,現在的梁兆熙藉馬的姿態揣摩不息之美。
塵埃與馬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莊子曾以野馬為借喻的對象,藉以形容如群馬奔騰,在遠處田野所鼓起的氣流。他在〈逍遙遊〉中寫道:「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在此,野馬也罷,塵埃也罷,影射的都是浮蕩不羈的生物氣息。北宋文士黃庭堅甚至進一步在詩作之中,以野馬和塵埃為譬喻,感嘆自己昔日的經綸壯志已如雲煙,化為烏有。比較二人之所見,前者指涉宇宙本體的自然之動;後者則是引申現象世界之所見。
視之未見並非就不存在;人生也可能如煙。塵埃蔽物,越顯遺忘;人雖不復記憶,遺跡猶存。野馬飆塵,氣息不止;望之似無,其實動蕩。生命如塵,似靜非靜,不息如馬。梁兆熙的創作思維在靜與動之間往復,尋覓可能的偏安狀態。冷眼觀照世物的同時,他也泄露個人心內之景。對比於過往,他如今的作品更如實,更具日常之態;雖靜謐如昔,卻富於生命的動感,也反映人生之美。
塵埃與馬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莊子曾以野馬為借喻的對象,藉以形容如群馬奔騰,在遠處田野所鼓起的氣流。他在〈逍遙遊〉中寫道:「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在此,野馬也罷,塵埃也罷,影射的都是浮蕩不羈的生物氣息。北宋文士黃庭堅甚至進一步在詩作之中,以野馬和塵埃為譬喻,感嘆自己昔日的經綸壯志已如雲煙,化為烏有。比較二人之所見,前者指涉宇宙本體的自然之動;後者則是引申現象世界之所見。
視之未見並非就不存在;人生也可能如煙。塵埃蔽物,越顯遺忘;人雖不復記憶,遺跡猶存。野馬飆塵,氣息不止;望之似無,其實動蕩。生命如塵,似靜非靜,不息如馬。梁兆熙的創作思維在靜與動之間往復,尋覓可能的偏安狀態。冷眼觀照世物的同時,他也泄露個人心內之景。對比於過往,他如今的作品更如實,更具日常之態;雖靜謐如昔,卻富於生命的動感,也反映人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