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卡耐基,被譽為二十世紀人類最偉大的人生導師,也是成功學大師。
卡耐基於一八八八年11月24日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是一個樸實的農家子弟,他的童年和其他美國中西部農村的男孩子並沒有什麼不同,他幫父母幹雜事、擠牛奶,即使貧窮也不以為意。這或許是因為他根本不覺得自己家裡很貧窮。在那個沒有農業機械的年代,他和父親同樣做著那些繁重的體力活,而一年的辛勞卻可能因為一場水災而付諸東流,或者被驕陽曬枯了,或者餵了蝗蟲。卡耐基眼見父親因為這些永無終止的操勞而備受折磨,發誓絕不拿自己的一生來和天氣賭每年收成到底是如何?
如果說卡耐基的童年和其他農村男孩子有什麼不同的話,那主要是受到他母親的強烈影響。她是一名虔誠的教徒,在嫁給卡耐基的父親之前曾當過教員。她鼓勵卡耐基接受教育,她的夢想是讓兒子將來當一名傳教士或教師。
一九○四年,卡耐基高中畢業後就讀於密蘇里州華倫斯堡州立師範學院。他雖然得到全額獎學金,但由於家境的貧困,他還必須參加各種工作,以賺取必要的生活費用。這使他感到羞恥,養成了一種自卑的心理。因而,他想尋求出人頭地的捷徑。在學校裡,具有特殊影響和名望的人,一類是棒球球員,一類是那些辯論和演講獲勝的人。他知道自己沒有運動員的才華,就決心在演講比賽上獲勝。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練習演講,但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失敗帶給他的失望和灰心,甚至使他想到自殺。然而在第二年裡,他開始獲勝了。
當時,他的目標是得到學位和教員資格證書,好在家鄉的學校教書。
但是,卡耐基畢業後並沒有去教書。他前往國際函授學校總部所在地丹佛市,為該校做推銷員,薪水是一天2美元,這筆收入可以支付他的房租和膳食,此外還有推銷的佣金。
儘管卡耐基盡了最大的努力,但是並不太成功,於是又改而推銷肉類產品。為了找到這種工作,他一路上免費為一個牧場主人的馬匹餵水、餵食,搭這人的便車來到了奧馬哈市,當上了推銷員,週薪為17.31美元,比他父親一年的收入還要高。
雖然卡耐基的推銷幹得很成功,成績由他那個區域內的第25名躍升為第一名,但他拒絕升任經理,而是帶著積攢下來的錢來到紐約,當了一名演員。作為演員,卡耐基唯一的演出是在話劇《馬戲團的包莉》中擔任一個角色。在這次話劇旅行演出一年之後,卡耐基斷定自己幹戲劇這行沒有前途,於是他又改回推銷的老本行,為一家汽車公司推銷汽車和卡車。
但做推銷員並不是卡耐基的理想。
在他從事汽車推銷時,他對自己的能力很懷疑。
有一天,一位老者想買車,卡耐基又背誦了那套「車經」。
老者淡淡地說:「無所謂的,我還走得動,開車只不過是嘗一嘗新鮮勁,因為我年輕時曾夢想成為汽車設計師,那時還沒有汽車呢……」
老者的一番話,慢慢吸引了卡耐基。他詳細地和老者討論起自己在公司的情況,後來他們的談話又轉到了人生的話題。卡耐基講述了自己最近的煩惱:「那天凌晨,對看一盞孤燈,我對自己說:『我在做什麼,我的夢想是什麼,如果我想要成為作家,那為什麼不從事寫作呢?』您認為我的看法對嗎?」
「好孩子,非常棒!」老者的臉上露出輕鬆的笑容,繼而說:「你為什麼要為一個你不關心又不能付你高薪的公司賣命呢?你不是想賺大錢嗎?寫作,在今天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呀!」
「不,老先生,放棄工作是不可能的,除非我有別的事可做。但是我能做什麼呢?我有什麼能力能讓自己滿意地賺錢和生活呢?」卡耐基問。
老者說:「你的職業應該是能使你感興趣,並發揮才能的。既然寫作很適合你,為什麼不試一試?」
這一句話,讓卡耐基茅塞頓開。那份埋藏在胸中奔湧已久的寫作激情,被老者的幾句話給激活了。
於是,從那天起,卡耐基決定換一種生活。他要當一位受人尊敬、受人愛戴的偉大作家……
一個偶然的機會,卡耐基發現自己所在城市的青年會(YMCA)在招聘一名講授商務技巧的夜大老師。於是他前去應聘,並且被錄用了。
卡耐基的公開演說課程,不僅包括了演說的歷史,還有演說的原理知識。除此之外,他還發明了一種獨特而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
當他第一次為學員上課時,就直接點名讓學員談他們自己,向大家講述他們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當一個學員說完以後,另一個學員接著站起來說,然後再讓其他學員站起來說。這樣,直到班上每一個學員都發表過簡短的談話。
卡耐基後來說:「在不知道究竟該怎麼辦的情況下,我誤打誤撞,找到了幫助學員克服恐懼的最佳方法。」
從此以後,卡耐基這種鼓勵所有學員共同參與的教學方法,成為激發學員興趣和確保學員出席的最有效方法。雖然這種方法在當時尚無先例,也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評定他這套方法的效果,但它確實奏效了,並且已經在全世界教出了許多更會說話且更有信心的人。
這一哲理的成功,可以從成千上萬名畢業學員寫來的信中得到證明。寫這些信的學員有工廠工人、家庭主婦、政界人士、公司負責人、教師及傳教士,他們的職業遍及了各行各業。
卡耐基於一九五五年11月1日去世,只差幾個星期67歲。追悼會在森林山舉行,被葬在密蘇里州他父母親墓地的附近。
一九五五年11月3日,華盛頓一家報紙刊載了下面這段文字—―
「那些憤世嫉俗的人過去常常揣測,如果每個人都接受並且遵照卡耐基的話語去做,那將會成什麼局面 ?卡耐基先生在星期二去世了,他從來不屑於這些世故者的風涼話。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事,而且做得極好。他在自己的書中和課程上,努力教導一般人克服無能的感覺,學會如何講話、如何為人處世。
「千百萬人受到他的影響,他的這些哲理如文明一樣古老,如『十誡』一般簡明,對於人們在這個狂亂的年代裡獲得快樂和成就極有幫助。」
卡耐基於一八八八年11月24日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是一個樸實的農家子弟,他的童年和其他美國中西部農村的男孩子並沒有什麼不同,他幫父母幹雜事、擠牛奶,即使貧窮也不以為意。這或許是因為他根本不覺得自己家裡很貧窮。在那個沒有農業機械的年代,他和父親同樣做著那些繁重的體力活,而一年的辛勞卻可能因為一場水災而付諸東流,或者被驕陽曬枯了,或者餵了蝗蟲。卡耐基眼見父親因為這些永無終止的操勞而備受折磨,發誓絕不拿自己的一生來和天氣賭每年收成到底是如何?
如果說卡耐基的童年和其他農村男孩子有什麼不同的話,那主要是受到他母親的強烈影響。她是一名虔誠的教徒,在嫁給卡耐基的父親之前曾當過教員。她鼓勵卡耐基接受教育,她的夢想是讓兒子將來當一名傳教士或教師。
一九○四年,卡耐基高中畢業後就讀於密蘇里州華倫斯堡州立師範學院。他雖然得到全額獎學金,但由於家境的貧困,他還必須參加各種工作,以賺取必要的生活費用。這使他感到羞恥,養成了一種自卑的心理。因而,他想尋求出人頭地的捷徑。在學校裡,具有特殊影響和名望的人,一類是棒球球員,一類是那些辯論和演講獲勝的人。他知道自己沒有運動員的才華,就決心在演講比賽上獲勝。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練習演講,但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失敗帶給他的失望和灰心,甚至使他想到自殺。然而在第二年裡,他開始獲勝了。
當時,他的目標是得到學位和教員資格證書,好在家鄉的學校教書。
但是,卡耐基畢業後並沒有去教書。他前往國際函授學校總部所在地丹佛市,為該校做推銷員,薪水是一天2美元,這筆收入可以支付他的房租和膳食,此外還有推銷的佣金。
儘管卡耐基盡了最大的努力,但是並不太成功,於是又改而推銷肉類產品。為了找到這種工作,他一路上免費為一個牧場主人的馬匹餵水、餵食,搭這人的便車來到了奧馬哈市,當上了推銷員,週薪為17.31美元,比他父親一年的收入還要高。
雖然卡耐基的推銷幹得很成功,成績由他那個區域內的第25名躍升為第一名,但他拒絕升任經理,而是帶著積攢下來的錢來到紐約,當了一名演員。作為演員,卡耐基唯一的演出是在話劇《馬戲團的包莉》中擔任一個角色。在這次話劇旅行演出一年之後,卡耐基斷定自己幹戲劇這行沒有前途,於是他又改回推銷的老本行,為一家汽車公司推銷汽車和卡車。
但做推銷員並不是卡耐基的理想。
在他從事汽車推銷時,他對自己的能力很懷疑。
有一天,一位老者想買車,卡耐基又背誦了那套「車經」。
老者淡淡地說:「無所謂的,我還走得動,開車只不過是嘗一嘗新鮮勁,因為我年輕時曾夢想成為汽車設計師,那時還沒有汽車呢……」
老者的一番話,慢慢吸引了卡耐基。他詳細地和老者討論起自己在公司的情況,後來他們的談話又轉到了人生的話題。卡耐基講述了自己最近的煩惱:「那天凌晨,對看一盞孤燈,我對自己說:『我在做什麼,我的夢想是什麼,如果我想要成為作家,那為什麼不從事寫作呢?』您認為我的看法對嗎?」
「好孩子,非常棒!」老者的臉上露出輕鬆的笑容,繼而說:「你為什麼要為一個你不關心又不能付你高薪的公司賣命呢?你不是想賺大錢嗎?寫作,在今天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呀!」
「不,老先生,放棄工作是不可能的,除非我有別的事可做。但是我能做什麼呢?我有什麼能力能讓自己滿意地賺錢和生活呢?」卡耐基問。
老者說:「你的職業應該是能使你感興趣,並發揮才能的。既然寫作很適合你,為什麼不試一試?」
這一句話,讓卡耐基茅塞頓開。那份埋藏在胸中奔湧已久的寫作激情,被老者的幾句話給激活了。
於是,從那天起,卡耐基決定換一種生活。他要當一位受人尊敬、受人愛戴的偉大作家……
一個偶然的機會,卡耐基發現自己所在城市的青年會(YMCA)在招聘一名講授商務技巧的夜大老師。於是他前去應聘,並且被錄用了。
卡耐基的公開演說課程,不僅包括了演說的歷史,還有演說的原理知識。除此之外,他還發明了一種獨特而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
當他第一次為學員上課時,就直接點名讓學員談他們自己,向大家講述他們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當一個學員說完以後,另一個學員接著站起來說,然後再讓其他學員站起來說。這樣,直到班上每一個學員都發表過簡短的談話。
卡耐基後來說:「在不知道究竟該怎麼辦的情況下,我誤打誤撞,找到了幫助學員克服恐懼的最佳方法。」
從此以後,卡耐基這種鼓勵所有學員共同參與的教學方法,成為激發學員興趣和確保學員出席的最有效方法。雖然這種方法在當時尚無先例,也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評定他這套方法的效果,但它確實奏效了,並且已經在全世界教出了許多更會說話且更有信心的人。
這一哲理的成功,可以從成千上萬名畢業學員寫來的信中得到證明。寫這些信的學員有工廠工人、家庭主婦、政界人士、公司負責人、教師及傳教士,他們的職業遍及了各行各業。
卡耐基於一九五五年11月1日去世,只差幾個星期67歲。追悼會在森林山舉行,被葬在密蘇里州他父母親墓地的附近。
一九五五年11月3日,華盛頓一家報紙刊載了下面這段文字—―
「那些憤世嫉俗的人過去常常揣測,如果每個人都接受並且遵照卡耐基的話語去做,那將會成什麼局面 ?卡耐基先生在星期二去世了,他從來不屑於這些世故者的風涼話。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事,而且做得極好。他在自己的書中和課程上,努力教導一般人克服無能的感覺,學會如何講話、如何為人處世。
「千百萬人受到他的影響,他的這些哲理如文明一樣古老,如『十誡』一般簡明,對於人們在這個狂亂的年代裡獲得快樂和成就極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