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老後的父母相處(套書) | 拾書所

與老後的父母相處(套書)

$ 540 元 原價 600
  台灣逐漸走向人口高齡化社會,與老後父母的相處逐漸成為現代人生活中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本套書包含《為什麼任性的父母更長壽》及《在告別中學會更愛父母》二書,透過問題式輕鬆的論述,生活面向的各種提醒,以及相關資源運用的輔助說明,讓我們在理解年長父母的思維和心理的基礎上,與父母自在愉快地相處,同時也能善盡孝道、自我成長。

  《為什麼任性的父母更長壽:理解老後行為和心理的轉變,和父母相處得更自在愉快》

  父母老後的任性只是不想給子女添麻煩
  父母老後的心聲讓你聽得見……

  本書讓你明白老後的父母為什麼總是:
  ——為了一點點不重要的小事就抓狂
  ——不斷重複說著過去風光和開心的事
  ——反應變慢了還硬要開車上路
  ——想幫他們的忙卻常被拒絕

  身體老化、從職場退下、跟不上社會新的步調……常常讓父母在老後產生不服老的抗拒心理,做出一些我們以為不可理喻的行為。其實,他們只是不想給子女帶來麻煩。

  作者研究老年心理學多年,在本書中分別從生理變化、自主性和任性的表現、價值觀轉變、生活中的困境,以及人際關係的變化等面向分析,讓你在面對父母似乎固執的行為時,能更加明白他們的心思,更能融洽地和他們相處。

  《在告別中學會更愛父母:用關懷參與父母離開前的六十四件事》

  ★★★隨書附贈「關愛父母緊急聯絡記事本」一冊★★★

  用愛和關懷實現父母最後的心願,就是最好的告別。
  日本Amazon讀者4.5星感動推薦!

  總有一天,父母會老去、生病或突然離開我們。那時我們會慌了陣腳、亂了思緒,甚至帶著遺憾:為什麼當初沒問清楚父母想要接受怎樣的治療方式?他們想要怎樣的葬禮?甚至可能到了那時候才發現,他們背負沉重的債務,或是保險單不知放到哪裡去了。
 
  作者從事葬禮儀式和相關諮詢工作十五年,見過許多因父母突然重病或逝世而發生的家庭糾紛和困擾。提早做好準備,在適當的節日或場合關心參與父母老後的生活。本書從整理父母住家、醫療照護、遺產分配,甚至父母的喜好等,全面列出你可以提早參與的六十四件事。在父母離開的那刻,能夠鎮定面對一切不留遺憾,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告別。
 
  隨書附贈「關愛父母緊急聯絡記事本」一冊,以記錄父母的健康狀況、好友連絡方式、保險單存放位置等等,並有各種狀況可連絡的台灣服務單位和電話。

  及早了解父母的六大議題:
  ◎身體與心理

  你知道父母有哪些興趣、現在的健康狀態嗎?掌握了父母的健康狀態,也能做好準備,接受父母老去的事實。

  ◎疾病與照護
  當父母面臨重大醫療抉擇時,最後可能是你要為他們做出決定。如果事先了解父母的意願,就會有判斷的依據。

  ◎墓地與葬禮
  葬禮是送父母走完最後一程的儀式;墓地則是子女最大的心靈依靠。趁現在詢問父母的意願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財產
  父母過世後銀行帳戶遭到凍結,為了提領喪葬費用耗盡心力,或是被他們留下的債務嚇到。如果事先討論,可以節省許多力氣。

  ◎繼承
  若不先討論好遺產分配問題,父母去世後,可能原本感情和睦的兄弟姐妹,會脫口說出:「老爸說要把財產留給我的。」等無從查證的話。

  ◎整理老家
  在父母體力還許可時,可以一起整理老家,以免他們離開後,難以判斷哪些東西該留下來,甚至可能一不小心就丟掉了有價值的東西。

名人推薦

  《為什麼任性的父母更長壽》
  孫 越 終身義工
  簡璽如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前祕書長

  各領域專家好評(依姓名筆畫排列)
  林萬億 臺灣老人學學會創會理事長
  邱靜如 成大老年學研究所副教授
  張玉玲 台大心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陳鳳馨 News98財經起床號節目主持人
  楊聰財 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

  《在告別中學會更愛父母》
  王竹語 長期照護觀察專欄作家
  王美珍 「50+好好」平台總策劃
  朱偉仁 「愛長照」執行長
  李偉文 作家
  林靜如 「娘子軍熟齡生活分享」粉絲團團長
  邱靜如 成大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副教授
  唐從聖 全方位藝人
  郭慈安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
  陳鳳馨 News98「財經起床號」節目主持人
  賴麗秋 《熟年誌》總編輯

各界推薦

  本書作者佐藤眞一長期投入老年人心理學,分析各種讓我們誤解老年人固執的原因,有的甚至是對老年人不友善的社會制度,而促成他(她)們把自己封閉起來。──孫越/終身義工

  坊間望去親子關係的專書中,多半都是教導父母如何照顧子女,但是當成年子女要一步步學習、接受自己成為照顧者和承擔家務者時,我們準備好了嗎?……一本好書的引導,能幫我們增長智慧,用一種借位的視野,重新理解我們父母的內心世界、思考邏輯。──簡璽如/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前祕書長

  逐漸老了,寧願留下美好的回憶,也不要纏繞在滄桑的過去。本書告訴你,要當個老頑童,還是老頑固?要做別人的老朋友,還是老孤苦?──林萬億 臺灣老人學學會創會理事長

  這是一本每個年齡層都應該擁有的書:年輕一代可以了解爺爺奶奶,中年人可以想想自己有多少這樣的心理行為特徵,高齡者更可以了解他人如何看待自己。──邱靜如/成大老年學研究所副教授

  這是一本當我們陪伴家人老去,甚至自己日漸老化時,值得閱讀的好書。──張玉玲/台大心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這是本好書,因為同屬東方文化的作者,在書中提供很多符合台灣銀髮族應該「幸福老化」、不要「成功老化」的觀念與作法:例如了解「次級控制」、打破「家庭神話」、善用對他人的依附,值得一讀!──楊聰財/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