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好,我能放鬆了!:創巴仁波切遺教法寶:三乘法教系列六之二 別解脫道(下) | 拾書所

真好,我能放鬆了!:創巴仁波切遺教法寶:三乘法教系列六之二 別解脫道(下)

$ 387 元 原價 430
你和「我」的關係如何?
你最愛「我」,但和它關係又很緊張?
它是最老牌的trouble maker,你又拿它沒輒?

  是的,幾乎所有的求不得、放不下、想不開,
  都是「我」和「我的」概念造成的,
  怎麼樣才能讓「我」放下放鬆?

  還好,這些,慈悲又智慧的佛陀都懂,
  他以戒和定,教我們生起安定的力量,讓心安靜下來之後,
  接著,要教我們佛法最特殊的核心價值:智慧。

  這次,佛陀要教你:擺平「我」的秘密!
  「我」和「我的」幻相擺平,心就可以放下放鬆,
  一條叫做「解脫」大道,就在面前展開了。

  至於「擺平我」的方法是什麼?
  那個秘密叫「四念住」,叫「毗缽舍那」,叫觀的智慧,
  佛陀是這麼教的……

  「簡單」,帶來一種純度,帶來看見無我的可能性。

  藉由觀禪的指引,我們先擺平「我」,讓「我」退休,才是救自己唯一的方法。

  ■生活在充滿覺知的氛圍中
  你得先讓自己生活在一個充滿覺知的氛圍中,吃東西的時候,懷著正念和覺知而吃;坐在禪修墊上的時候,好好地坐著;走路的時候,就專注單純地走路。漸漸地,你的世界會變得非常簡單,你因而不需要老是想著我該怎樣或不要怎樣。你把「我」給解散了,把「我」給開除了,而「想要」也因為派不上用場,不再發揮作用。

  ■放下,讓力量和自由生起來
  在放下「這個」和「那個」的時候,你不只是在把自己縮減為空無,藉由勝妙的戒律,你用放下的方式,讓力量和活力,重新從放下的那個不是「我」、不是「想要」的當中生起。事實上,因為它不是從「我」、也不是從「想要」中生起,因而擁有巨大的空間和大自在的可能性。你能夠成為真正的自由人—―澈底放下、放鬆,根本地得到自由。

  ■和真實的自己,重新取得連繫
  不知道有多久,你感覺和某件事物已經失聯很久了,如今你藉由佛法重新與過去取得連繫。法教是唯一能夠把你帶回來,與你驕傲的父母再度聚首的事物。你非常感動,覺得自己現在已經準備好,能夠適當且充分地聽聞佛法了。
  這是般若智慧的第一個層次,有如和那種認可重新取得連繫的體驗。

  ■是誰在注視誰?
  禪修是處理糟糕情況的唯一途徑。在禪修中,你其實是在處理內心的一切。
  經由禪修,你開始讓「你整個人、整個自我、整個心並不存在」的想法變得突顯。
  你掐著自心,然後注視它,問自己:「是誰在注視什麼?」
  你正在注視你自己!
  這麼做的時候,你發現自己持續受到這整件事的易變無常所擾亂,但也找到可以對這種易變無常下工夫的基地。與其逃離那種倖存感,你反而願意坐下來,充分透徹地檢視自己。這就是正念、止觀禪修發展的寂靜。

  ■你終於可以澈底放下、放鬆 、自由了!
  你能夠成為真正的自由人,一位徹底擁有巨大空間和大自在可能性的自由人。你能夠感受到絕妙的清新空氣和自在;這是修持奢摩他(止禪)和毗缽舍那(觀禪)所發展出的正念和覺知的結果。因此,般若和自在、正念覺知的修行關係密切。

  本書是創巴仁波切「遺教法寶、三乘系列」六冊中的第二冊,是「別解脫道」的下冊,這一冊的重點著在「戒、定、慧」三學的慧學。

  創巴仁波切先以「四念處」帶領我們了解自己浮動的身心,引導我們從藉由呼吸留心觀照身體開始,一步步把自己帶回到正念。接著,又引導我們透過觀禪(毗缽舍那)的練習,讓自己的感知更為敏銳,去全然體驗生活,並在日常生活中去應用觀禪的覺知,剎那瞥見空性。

  仁波切介紹了佛陀最初所說的生命真相和解脫方法:四聖諦「苦、集、滅、道」,讓我們認清輪迴的本質其實就是苦的,帶我們認清苦因,繼而油然真切的從內心中生起,想從苦中找到尋求解脫的可能性。

  當出離心以雷電般在心中閃現而起的那一剎那,我們抓住機會,決定要從踏上別解脫道的旅程開始,學習與自己相處,與真實的自己重新連結。在這漫長的旅程中,我們得先從聲聞乘、緣覺乘的「乘」的旅程起步,再循著五道的路途前進,小資糧道、大資糧道、加行道,老老實實,一步一腳印地走向解脫。

  這一路短暫的目的,為的是要拆穿自我的迷思,了悟以為堅實的自我,其實並不存在,而我們終於放下一切的尋思,清白明淨、如實的簡單、好好安住在當下的生活裡,如此,發現它反而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單純、剎見更寬廣自由、無我的可能性。於是,創巴仁波切在本書最後的章節,教導我們如何開始斬斷自我的麻木不仁,樂意精進地從聞、思、修中去看見更高深的般若空性,從中,我們了解到,自己其實既沒有什麼可以失去,也沒有什麼可以獲得。我們不再恐懼。

  在這裡,一切準備就緒,保持如是地前往下一個旅程。這是別解脫道──我們已經整理好自己了!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