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河哲學咖啡館:康德、黑格爾、馬克思、韋伯、海德格、高達美、鄂蘭……的心靈地圖 | 拾書所

萊茵河哲學咖啡館:康德、黑格爾、馬克思、韋伯、海德格、高達美、鄂蘭……的心靈地圖

$ 308 元 原價 390
那些對話、往來、抗衡、離亂,留下了許多非常不一樣的思想風景,影響了那時代許多哲學家的一生,以及現在的我們……
在德國萊茵河畔的哲學咖啡館,評論作家蔡慶樺為我們推開哲學世界的大門,思考康德、黑格爾、馬克思、韋伯、海德格、高達美、鄂蘭……

  馬克思如何以「不在場博士」方式取得學位?又為何說《資本論》是「那個狗屎」?
  康德是流浪博士始祖?每天傍晚都和友人聚會對談……
  費希特大學都沒讀完,後來卻成為王牌教授!
  黑格爾、謝林、荷爾德林這三位室友,最後都拋下神學,追求個人志趣去了……
  海德格迷戀鄉村、看似沉靜,卻與學生鄂蘭有一段不平等的感情!
  高達美晚年仍好學不倦,週週去旁聽後進教授的冷門課……

  哲學時常予人高不可攀之感,尤其德國哲人們,更有玄奧的「美名」,作者蔡慶樺專研歐陸思想(尤其當代德國思想),在德文世界中考掘,推開了世界的界限。他常在臉書、天下獨立評論、香港01哲學等網路發表歐陸哲學家、文人的思想精華,以及社會觀察。《萊茵河哲學咖啡館》即是他閒暇時遍讀群書的創作。

  蔡慶樺對思想家、文人的生活和人際脈絡,以及其間的故事、趣事,也非常感興趣,因為生活日常與思想的蘊釀、創作的歷程,環環相扣,更能讓人明白大時代背景與趨勢下的文化發展。華格納、馬克思、費希特、黑格爾、高達美、海德格、鄂蘭……與他們的作品,在他輕鬆的隨筆描摩下,個個都充滿對生命的熱情。透過將思想家的影像立體化,讀者們更能感受到他所見學的理論的生命力,以及德國思想裡最迷人的東西。

本書特色

  鑽研到底,哲學終究還是得從自己說起
  康德選擇不離開柯尼斯堡,也許是因為他的學究脾氣。他極不喜歡變動,要求一切都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
  費希特幾乎一字不差地複述出牧師講道內容,讓父親雇主驚訝於其聰穎,便送他去上學,使他得以脫離一般農村小孩的命運。
  黑格爾臨終前在病床上說:「只有一個人理解我。」然而說完這句話後,他又惱怒地接著說:「不,他也不理解我。」
  韋伯問有志於進入大學教書的年輕學者:「你真的相信,你能夠年復一年看著平庸之輩一個接一個爬到比你高的位置,而既不憤恨又無挫折感嗎?」

  海德格一生都迷戀著鄉間,拒絕了柏林大學的職務,寧願選擇留在黑森林的邊境城市。可是這樣的人卻一直有些激動的質素,擾動著別人、自己也從不安靜下來。

  人們會說,就算我插手也改變不了什麼。但是鄂蘭認為,即使改變不了什麼,也不表示我們可以認為那與我們無關;我們有這樣的義務──你必須走向那個施加惡行者,問他:「我看到了這一切,請告訴我,為什麼必須做這些事?」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