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敵藝友:現代藝術史上四對大師間的愛恨情仇 | 拾書所

藝敵藝友:現代藝術史上四對大師間的愛恨情仇

$ 434 元 原價 550
  1.目前唯一深入探討「佛洛伊德×培根、竇加×馬內、馬諦斯×畢卡索、波拉克×德・庫寧」四對現代藝術大師之間複雜難解的瑜亮情結和八卦祕辛

  2.普立茲獎得主以「推理小說般的文筆×心理學的洞察力×藝術史的扎實細節」補充了傳統藝術史中鮮少觸及的一塊,讀來引人入勝。

  3.另有八頁彩圖,收錄書中提及的十四幅重要畫作

  只有遇上真正的對手,才能激發出最好的自己!

  佛洛伊德×培根
  佛洛伊德因受培根影響、改變畫風,直到年過六十才受到國際矚目。曾要好到天天見面的兩人卻因故鬧翻,但佛洛伊德仍將培根的畫作長掛家中,五十年來都不同意出借展覽(只有一次破例)。這意味著什麼?

  竇加×馬內
  竇加替好友馬內夫婦畫了幅肖像畫,但沒多久馬內便把畫割壞了,沒有人知道原因。而後人在竇加死後發現他將這幅畫收回來試圖修復,還收藏了八十多件馬內作品(但馬內沒有收藏任何一件竇加的作品)。這是什麼樣的心情?

  馬諦斯×畢卡索
  可以說,若非這兩位天才的競爭,立體派也不會誕生。畢卡索長年保留兩人早期交換的畫作,卻樂於讓友人把馬諦斯畫的女兒肖像當成箭靶,究竟是什麼心態?

  波拉克×德・庫寧
  在波拉克的葬禮上,德・庫寧是最後離開的人。但在波拉克死後不到一年,德・庫寧卻和這位已逝對手的女友成為戀人,是否為了證明什麼?

  普立茲獎得主的藝術評論家賽巴斯欽・斯密告訴我們有關現代藝術史上四對大師之間的友誼、背叛和突破,當可遇不可求的珍貴知音亦是自己最強勁的對手時,會產生什麼樣的化學變化?

  「競爭」是歷史上這幾段最有名且豐富多產的關係中的核心。八位知名的藝術家,各自和一位「對手」因為友情、崇拜、嫉妒和抱負而緊密連結在一起。他們如今都是家喻戶曉的藝術家,而為了達到他們現今的成就,每一個都需要同儕藝術家——同樣雄心壯志但具有相對應的優勢和弱點——的影響。

  這四段帶有競爭關係的情誼皆以不為人知的親密裂痕告終,而關係的斷裂既是造成傷害的背叛也是偉大革新的契機。作者以充沛智慧和心理學洞見,細緻梳理正統西洋藝術史不曾探究的、大藝術家之間複雜深刻的關係面向。本書探討身為一名藝術家,在尋覓屬於自己的位置時,似乎總要打破身旁親近的人對你的期望。

名人推薦

  姚瑞中/藝術家、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師大美術系副教授
  黃亞紀/Each Modern 亞紀畫廊負責人
  謝佩霓/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  理事長
  謝哲青/作家、節目主持人
  一致推薦!

好評推薦

  扣人心弦⋯⋯賽巴斯欽・斯密身為藝評家的技巧在全書顯而易見。文筆生動、具有說服力。全書建構於近距離觀察藝術圈的理論,但呈現的敘事方式適合非藝術專業的一般讀者,一部分像是迷你傳記,一部分像廣泛的藝術史。讀完本書會覺得備受滋養,並且渴望知道更多藝術相關的事:創作者和其資助人,以及後來反映在畫布的上的種種關係。——《紐約時報》

  宛如小說的細節和深刻的穿透力,書中揭露了四對知名藝術家的世界。每一位的描述都像是傳記,靈巧地納入當時的社會背景、家庭環境和藝術爭議。賽巴斯欽・斯密生動又靈活的文字特別擅長呈現那些個人特質。本書以謹慎的權威寫作,讀來純粹、愉悅地增廣見聞。——《波士頓環球報》

  培根曾說他的肖像畫旨在捕捉「一個人的脈動」。賽巴斯欽・斯密也在書中做到了這點,這本極優秀的群體傳記獨一無二。——《大西洋雜誌》

  具有洞察力⋯⋯展現了畫家和畫家之間的熱情如何激發八位出色的現代藝術家創作出最好的作品。賽巴斯欽・斯密寫了一本重要的書,讓我們有機會以最近距離了解這些充滿刺的關係和才華之間的連結。——《基督科學箴言報》

  這本引人入勝的作品涵蓋了藝術史和心理學,《波士頓環球報》的藝評家探討了佛洛伊德和培根、馬內和竇加、馬諦斯和畢卡索、波拉克和德・庫寧之間帶有競爭張力的友情。這四段關係照亮了創作的過程——包括充滿想像力的創新突破,以及令人挫敗的瓶頸阻礙。——Newsday

  以新鮮且豐富的角度切入藝術史⋯⋯賽巴斯欽・斯密將藝術家分成兩兩一對,描寫得深刻動人,甚至探討了藝術和情感上的共生,其錯綜複雜無法估量。——《書單雜誌》

  文筆優美⋯⋯這是一本野心十足、令人欽佩的作品,講述現代藝術史上的四段重要關係,讀來十足引人入勝。——《出版人週刊》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