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玉:宋代饒州窯青白瓷 | 拾書所

饒玉:宋代饒州窯青白瓷

$ 1,800 元 原價 2,000
饒州窯即景德鎮窯,因宋時景德鎮屬饒州府管轄,故名。

  饒州窯在宋代就已經是景德鎮窯的正式稱謂。朱琰《陶說》載:"饒州府浮梁縣西興鄉景德鎮,水土宜窯,鎮設自宋景德中,因名。置監鎮,奉御董造,饒州窯自此始"。

  然而,今天人們習慣將景德鎮窯稱為湖田窯,饒州窯却淡忘了。究其原因,緣于景德鎮早期的宋代窯址考古發掘是從湖田窯開始的。1972年劉新園、白焜首先對景德鎮湖田窯址進行考察和小規模試掘。之后,景德鎮對湖田窯址又重點進行了多次發掘,人們關於湖田窯的信息和認知顯然比其他景德鎮青白瓷窯址多,所以論及景德鎮窯習慣以湖田窯來統稱。隨著近些年窯址考古的深入,大量的宋代青白瓷窯址被發現,證明景德窯在宋代不僅僅湖田窯一個窯址燒造青白瓷。"景德陶,昔三百余座"。南宋蔣祈筆下景德鎮宋時燒窯的盛況絕非一個湖田窯能代表,用湖田窯來統稱景德鎮窯顯然不全面。

  人們也習慣將景德鎮窯青白瓷稱為影青。影青的稱謂始於清代,起初是特指明代精細精細的薄胎和脫胎瓷。隨著對宋代青白瓷認知度的提高,人們發現用影青來形容宋代青白瓷迎光透影的特點更為貼切,影青漸成為宋青白瓷的泛指。但用一個形象稱謂來概括一個窯系和窯口顯然也不科學。

  因此,恢復及沿用宋時既定的饒州窯稱謂應該更具傳承性、全面性和科學性。

  宋饒州窯青白瓷雖然數量多、分布廣,但由于其精品早期傳世甚少,各大博物館館藏有限,長期以來人們對其認識是霧裏看花、未有定論。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其重要歷史地位的認識。中國陶瓷界泰斗級人物耿寶昌老先生也有同樣的感慨:"中國陶瓷史于商周,致宋大盛。對中國陶瓷演進的研究,自古以來著述甚多成績斐然。但對五代、宋、元的青白瓷却因史料缺乏,致使今人看其如管中窺豹,難及全貌"。

  乾隆皇帝一生閱盡無數宋代官窯瓷器,曾經為許多清官所藏宋代官窯瓷器作御題詩,其中也包括惟一一件宋饒州窯青白瓷枕。乾隆雖然對此枕評價頗高,類比哥窯,但顯然對其出處和窯口也不甚清楚。由於傳世寶物甚少,皇帝本人當時能看到的宋饒州窯青白瓷也僅是鳳毛麟角,這件現在看起來普通的青白瓷枕在乾隆眼裏已屬稀罕之物。

  民國劉子芬《竹園陶說》記載:"近來出土之器甚多,有一種碗碟質薄而色白,微似定,市肆人呼為映青,以其色微帶青色也。據言出自江西,為宋時所製"。又如《景德鎮陶錄》券八引清雍正內務府員外郎督陶官唐英《陶成示論稿》曰:"從(景德)鎮去二十余里,地處湘湖,有故宋窯址。嘗覓得瓷礪舊器不完者,質頗薄,却是米色粉青二式"。以上記載不難看出,由於歷史的塵封,在清代甚至民國時期人們對饒州窯的認識也只是個大概,還沒有個完整清晰的概念。

  近年來,隨著對饒州窯認識和研究的深入,歷史長河中出現了可能一窺宋代饒州窯青白瓷全貌的千載難逢的機會。本書旨在擷取最具饒州窯特點的宋代青白瓷珍品饗以讀者,以期褪去饒州窯這塊美育的朦朧面紗,將其大美呈現在世人面前,使人們能夠重新認識饒州窯的重要歷史地位。

  注釋:
  劉新園˙白焜《景德鎮湖田窯考察紀要》
  南宋˙蔣祈《陶記》
  陳定榮《影青瓷說》
  江西省歷史學會古陶瓷專業委員會《青白瓷精品鑑賞》耿寶昌作序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館《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