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紛擾的外在情勢與內在世界中,我們是否能不再相互指責,
而是透過持續對話討論、自我推翻與反思,
創造關係與意義裡更多元的面向與可能性?
現代西方的傳統倫理觀,不論在法律、心理、教育與社會組織等領域,都將責任視為個人的。然而這樣的責任觀,在20世紀末已無法因應全球化中日益複雜的變局,以及所遇到的重大挑戰。本書作者兼編者邁可納米和格根兩位社會建構論學者,提出了嶄新的關係責任觀。兩位作者首先由個人責任的論述著手,提出傳統責任觀於思維、意識型態或實際作法上的侷限,希望能擴大責任論述的範疇與相關實踐法,在舊有對話模式中製造裂縫,企圖藉由裂縫啟動新的對話模式。
全書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爬梳傳統個人觀的疏失,藉對話過程就是共創意義、進而改變究責個人的觀點與論述,並以兒童性侵這類絕非追究個人責任就能解決的案例為背景,試圖以社會建構論在對話中示範如何共同創造有意義的論述脈絡。第二部分則收錄心理學界、社會組織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對於社會建構論關係責任觀的各種迴響,無論是認同或是質疑。
第三部分是兩位主要作者針對第二部分的答辯。兩人透過對談取得更深入的見解,進而擴充共創意義所涉及的關係責任觀。如同邁可納米和格根所說,最後一章為兩人最初提出的討論提供了更豐富的面向,以及更多反思的可能性。
無論如何,以社會建構論關係責任觀點而言,這是一場未能完成和結束的討論過程,書裡的對話永遠具有開放性,而無最終結論。
本書特色
★ 親炙席拉.邁可納米、肯尼斯.格根兩位社會建構論學者的精彩論述!
★ 透過本書見習共同對話、互相討論與臨床及社會組織的相關實例,激盪出火花、啟發與反思。
★ 開啟並促進心理治療、社會改革學相關的各種思考與討論,你我都能從日常中實踐!
名人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朱剛勇│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宋文里│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李維倫│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吳熙琄│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創始人
林耀盛│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陳信聰│公共電視有話好說主持人、製作人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蔡伯鑫│基隆長庚精神科主治醫師
好評推薦
將近二十年來,雖然我不斷反思關係責任的概念,透過席拉和肯尼斯系統性的拓展與鋪陳,讓我對關係的行動力有了更活潑的理解和參與。過去看關係是平面化的看,尤其會傾向於找出人們關係問題的出處,或是在關係中個人的限制和困難;現在反省過去的自己如何看待關係時,覺得許多地方還是不足夠的。如今我在自己的教學、諮詢、督導與組織顧問的工作中,會在關係責任的視野中,逐步去檢視人們是如何去建構此關係的?人們在關係中做了什麼會限制,甚至破壞關係?也就是不再以個人為思考的根本範疇,而是願意跳出個人的框架,去看就算在關係中的個人有差異,但當事人仍願意去努力為不完美的關係盡一份心意,去促成連結的關係,而非分化的關係,也更願意不理所當然地去看關係,進而為存在的關係做努力,也就是不斷為人與人之間關係建構的過程和方式做調整和改進。
……本書兩位作者同時邀請15篇作者群對關係責任發出各自的想法,這15篇作者主要的專業以對話工作為主,也有些許的理論學家,大家發聲,包括質疑的想法,極其豐富。兩位作者再針對15篇作者的發表一一回應,是個開放勇敢的安排,讀者可以看到許多不同向度的思考,也可趁此看看讀者本身對關係責任的反思和感想是什麼。
最後我想説,關係的責任在後現代的實踐中已成為後現代重要的倫理觀,也就是在後現代理念逐步落實中,如何從個人責任到關係責任、個人倫理觀到關係倫理觀,已漸漸引起大家的關注、覺察與反思,如何在對話中實踐關係的責任是重要的努力方向。希望這本書的中文出版可以擴大大家對關係責任的認識、理解和實踐,進而自然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帶來更多關係的改變,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吳熙琄(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創始人)
這本中譯本的到來,不是邀請我們「進入」關係,而是讓我們理解我們「就是」關係。進入,是一個距離。就是,是關係一直都在,只是我們慣於個人邏輯疏於對話溝通而不覺察。本書的結論,是一個開端,「就是」指向一種「總是」的「終始」關係。在本書的最後一章,邁可納米和格根透過兩種方式,以擴充與豐富化方式回應評論者。第一,試圖進一步充實「共創意義」的概念和作法;第二,反思我們當如何做出回應以維繫對話。如何的反思踐行路徑,就是打開未來性的開端。兩位作者指出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把「表演」(performance)這個隱喻納入「以共創意義為責任」的說法中。「共創意義」涉及說話者的倫理責任、聽者的倫理責任以及與人合作時的倫理責任。
這樣的挑戰不是尋求認知邏輯的解答,而是回到科學與詩的共舞。科學與詩不是對立,而是一種生活投向。當科學與詩的關係進入對話,如何將共創意義之責任的身體動作面向展開,是需要打破傳統的學科分類。本書各章節的論點表演,都可看出不同風格的論述與回應「共創意義」的知行之路,顯示盡可能擺脫學術傳統約束的成果。當然,這是未竟的成果,並非終章,如何維繫不間斷對話的動能,等待讀者參與其中的表演,共創新局。
置身無人可迴避關係責任的多元化時代,我們可以演出的是透過閱讀本書的體現,搭建一個對話舞台。經由一次次地閱讀如反覆的劇場表演,讀者登上追尋回應各式生活挑戰的新身心關係的共舞平台。而後,開創實踐我們面對的生命共同體的關係責任。──林耀盛(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而是透過持續對話討論、自我推翻與反思,
創造關係與意義裡更多元的面向與可能性?
現代西方的傳統倫理觀,不論在法律、心理、教育與社會組織等領域,都將責任視為個人的。然而這樣的責任觀,在20世紀末已無法因應全球化中日益複雜的變局,以及所遇到的重大挑戰。本書作者兼編者邁可納米和格根兩位社會建構論學者,提出了嶄新的關係責任觀。兩位作者首先由個人責任的論述著手,提出傳統責任觀於思維、意識型態或實際作法上的侷限,希望能擴大責任論述的範疇與相關實踐法,在舊有對話模式中製造裂縫,企圖藉由裂縫啟動新的對話模式。
全書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爬梳傳統個人觀的疏失,藉對話過程就是共創意義、進而改變究責個人的觀點與論述,並以兒童性侵這類絕非追究個人責任就能解決的案例為背景,試圖以社會建構論在對話中示範如何共同創造有意義的論述脈絡。第二部分則收錄心理學界、社會組織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對於社會建構論關係責任觀的各種迴響,無論是認同或是質疑。
第三部分是兩位主要作者針對第二部分的答辯。兩人透過對談取得更深入的見解,進而擴充共創意義所涉及的關係責任觀。如同邁可納米和格根所說,最後一章為兩人最初提出的討論提供了更豐富的面向,以及更多反思的可能性。
無論如何,以社會建構論關係責任觀點而言,這是一場未能完成和結束的討論過程,書裡的對話永遠具有開放性,而無最終結論。
本書特色
★ 親炙席拉.邁可納米、肯尼斯.格根兩位社會建構論學者的精彩論述!
★ 透過本書見習共同對話、互相討論與臨床及社會組織的相關實例,激盪出火花、啟發與反思。
★ 開啟並促進心理治療、社會改革學相關的各種思考與討論,你我都能從日常中實踐!
名人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朱剛勇│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宋文里│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李維倫│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吳熙琄│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創始人
林耀盛│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陳信聰│公共電視有話好說主持人、製作人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蔡伯鑫│基隆長庚精神科主治醫師
好評推薦
將近二十年來,雖然我不斷反思關係責任的概念,透過席拉和肯尼斯系統性的拓展與鋪陳,讓我對關係的行動力有了更活潑的理解和參與。過去看關係是平面化的看,尤其會傾向於找出人們關係問題的出處,或是在關係中個人的限制和困難;現在反省過去的自己如何看待關係時,覺得許多地方還是不足夠的。如今我在自己的教學、諮詢、督導與組織顧問的工作中,會在關係責任的視野中,逐步去檢視人們是如何去建構此關係的?人們在關係中做了什麼會限制,甚至破壞關係?也就是不再以個人為思考的根本範疇,而是願意跳出個人的框架,去看就算在關係中的個人有差異,但當事人仍願意去努力為不完美的關係盡一份心意,去促成連結的關係,而非分化的關係,也更願意不理所當然地去看關係,進而為存在的關係做努力,也就是不斷為人與人之間關係建構的過程和方式做調整和改進。
……本書兩位作者同時邀請15篇作者群對關係責任發出各自的想法,這15篇作者主要的專業以對話工作為主,也有些許的理論學家,大家發聲,包括質疑的想法,極其豐富。兩位作者再針對15篇作者的發表一一回應,是個開放勇敢的安排,讀者可以看到許多不同向度的思考,也可趁此看看讀者本身對關係責任的反思和感想是什麼。
最後我想説,關係的責任在後現代的實踐中已成為後現代重要的倫理觀,也就是在後現代理念逐步落實中,如何從個人責任到關係責任、個人倫理觀到關係倫理觀,已漸漸引起大家的關注、覺察與反思,如何在對話中實踐關係的責任是重要的努力方向。希望這本書的中文出版可以擴大大家對關係責任的認識、理解和實踐,進而自然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帶來更多關係的改變,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吳熙琄(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創始人)
這本中譯本的到來,不是邀請我們「進入」關係,而是讓我們理解我們「就是」關係。進入,是一個距離。就是,是關係一直都在,只是我們慣於個人邏輯疏於對話溝通而不覺察。本書的結論,是一個開端,「就是」指向一種「總是」的「終始」關係。在本書的最後一章,邁可納米和格根透過兩種方式,以擴充與豐富化方式回應評論者。第一,試圖進一步充實「共創意義」的概念和作法;第二,反思我們當如何做出回應以維繫對話。如何的反思踐行路徑,就是打開未來性的開端。兩位作者指出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把「表演」(performance)這個隱喻納入「以共創意義為責任」的說法中。「共創意義」涉及說話者的倫理責任、聽者的倫理責任以及與人合作時的倫理責任。
這樣的挑戰不是尋求認知邏輯的解答,而是回到科學與詩的共舞。科學與詩不是對立,而是一種生活投向。當科學與詩的關係進入對話,如何將共創意義之責任的身體動作面向展開,是需要打破傳統的學科分類。本書各章節的論點表演,都可看出不同風格的論述與回應「共創意義」的知行之路,顯示盡可能擺脫學術傳統約束的成果。當然,這是未竟的成果,並非終章,如何維繫不間斷對話的動能,等待讀者參與其中的表演,共創新局。
置身無人可迴避關係責任的多元化時代,我們可以演出的是透過閱讀本書的體現,搭建一個對話舞台。經由一次次地閱讀如反覆的劇場表演,讀者登上追尋回應各式生活挑戰的新身心關係的共舞平台。而後,開創實踐我們面對的生命共同體的關係責任。──林耀盛(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