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算:亞洲大局與全球主宰之爭 | 拾書所

謀算:亞洲大局與全球主宰之爭

$ 380 元 原價 550
  《金融時報》、《倫敦標準晚報》2017年度選書,國際知名專家學者:羅伯特‧D‧卡普蘭、彭定康、黎安友、傅高義等一致好評推薦,因為馬利德看準了當下最新世界局勢─強國對亞洲的謀算!
 
  美、日、中三方角力至今未歇,暗藏多少歷史包袱、政治算計與經濟利益?
  東亞專家馬利德繼《中國共產黨不可說的祕密》後又一力作!
  美國還是不是亞太地區的霸主?中國能否取而代之?
  亞洲真能靠自己取得地緣政治的新平衡?或是秩序即將崩解?
 
  美中貿易戰方興未艾,你來我往頻頻出招,究竟誰勝算大?
 
  太平洋島鏈上的日本、韓國乃至臺灣,將從美國總統川普不按牌理出牌的策略中得利或受害?貿易競爭最終是否將轉變成真槍實彈的戰爭?
 
  且讓馬利德帶您一窺究竟!
 
  看似單一的政治糾紛,其實千絲萬縷。馬利德藉由調查大量檔案資料,以及多方採訪美、日、中三國的重量級人物,以編年紀事脈絡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逐一梳理三國之間超過半世紀的外交關係變化。他寫下的故事連結了國際政治趨勢、相關重要人物、外交上的結構性轉變。這不僅是一個關於美國過度擴張的故事,也是關於亞洲強權衰弱與復興的故事。從戰後的賠償與道歉問題、釣魚臺(尖閣諸島)主權爭議,乃至因東西方文化及價值觀落差產生的溝通困境,皆有獨到見解。
 
本書特色
 
  ■從季辛吉的中國行開始,強權角力正式揭幕
  二戰之後,《美日安保條約》讓日本在無論願意與否的情況下,與美國成為密不可分的盟邦,但當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與國務卿季辛吉決定與中國建立進一步的關係後,美日之間的矛盾與裂痕日益加深。
 
  ■日本到底有沒有「傷害中國人民的情感」?
  如今我們經常看到中國官方針對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等行為提出譴責,但可能很少人知道/記得,當年毛澤東曾經對日本人表示謝意,因為日本人侵略中國讓共產黨有機會在國共戰爭中取得上風。
 
  ■釣魚臺,還是尖閣諸島?
  釣魚臺歸屬非僅領土宣示,更是經濟資源的必爭之地:這五座「小到甚至在地圖上都找不到」的小島,於1970年代末期因聯合國調查後發現此處可能蘊藏大量石油及天然氣,瞬間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將近半世紀以來,不僅美、日、中的外交/國防策略,甚至日本國內政治派系的勢力版圖,無不為這五座小島牽動。
 
  ■從「韜光養晦」到《大國崛起》
  鄧小平的經濟開放政策,伴隨的是「韜光養晦」的低調外交策略。21世紀初期,經濟實力漸增的中國,開始好奇世界強國的歷史與發展,《大國崛起》紀錄片在知識分子間頗受好評,但也引來「新左派」的強烈批判。如今能有如此創作自由的作品在中國已然絕跡,取而代之的是以民族復興為名的傲慢。
 
好評推薦
 
  一本⋯⋯精闢、了解透澈的書。……對周恩來、季辛吉、田中角榮和江澤民,都有獨到見解與豐富的細節介紹。
──羅伯特‧D‧卡普蘭,《華爾街日報》
 
  馬利德的精采作品見解豐富⋯⋯本書最重要的意義是,過去的歷史應該是我們的老師而不是主人。──麥可‧伯利(Michael Burleigh),《倫敦標準晚報》(Evening Standard,2017年精選書)
 
  無疑是我一整年讀過最好的書。──麥可‧伯利,《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馬利德是分析太平洋區域平衡關鍵三方關係的最佳人選。──吉迪恩‧拉赫曼,《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2017年最佳書籍)
 
  這本引人入勝、適時的書籍,為近期針對美中日三角關係的兩個頂點提供了很好的補充。──華志堅(Jeffrey Wasserstrom),《金融時報》
 
  有用又有趣的一本書⋯⋯中國正在轉型,馬利德精闢描繪了隱身其後的體系。──彭定康(Chris Patten),《金融時報》
 
  〔馬利德〕對人格特質和政治派系具有敏銳洞察力,並對地緣政治掌握充分的堅定把握。五十年來三國關係的迷人敘述中,隨處可見來自第一手採訪和最新公布檔案文件的奇聞軼事。──黎安友(Andrew J. Nathan),《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
 
  馬利德從與中國和日本的高級官員多年訪談中抽絲剝繭,生動、細緻地描繪出兩國在二十一世紀的關係。──傅高義,《鄧小平改變中國》作者
 
  高超⋯⋯有趣且洞察力十足。──《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對〔中國和日本〕的重要政治人物之間的關係,以及美國與兩國往來的敘述中,做出了令人信服和令人印象深刻的解讀。──《經濟學人》
 
  非常特別的一本書⋯⋯馬利德揭開了重重內幕。──《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這本優秀的現代史作品解釋了超級大國之間複雜的政治、商業和軍事關係的根源。──Joyce Lau,《南華早報》
 
  富有平衡和洞察力,深入研究各國關係的細節,使讀者超越日本的怪僻、中國的宣傳和美國的刻板印象。──Jesse Johnson,《日本時報》(Japan Times)
 
  一本具說服力和優秀研究的指南。──Peter Tasker,《湄公河評論》(The Mekong Review)
 
  任何想要了解未來的人都必須閱讀的書。──Nicholas Stuart,《布里斯班時報》
 
  對於任何想要了解複雜的歷史、政治和偏見的人來說,這是必不可少的入門書。
──Jeremy Lenaburg,《紐約書評》(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
 
  馬利德⋯⋯對美國的亞洲外交提供了詳盡、生動的描述。──《出版商週刊》(Publishers Weekly)
 
  清醒、富有洞察力而不祥,因為馬利德描述了一個即將面臨的大麻煩。──Eliot Cohen,《Supreme Command》作者
 
  擔憂亞洲局勢中最為緊張之中日關係的讀者,不可錯過馬利德(Richard McGregor)的新書。馬利德熟悉且了解中日美三國,他以其獨特的立場解析中日關係,並從各種角度大規模檢視及整理相關文宣與話術。這是一本偉大的著作!──潘文(John Pomfret),《The Beautiful Country and the Middle Kingdom》作者
 
  對於中日關係在戰後的基本變化及挑戰進行深入描寫,研究澈底且撰述精彩。在中日關係陷入動盪混亂的過程中,日本於面對中國崛起時不得不採行開創性的做法。日本赤裸裸地暴露其對中國施展之現實政治(Realpolitik),在本書中第一次受到全面檢視。──船橋洋一,前《朝日新聞》主編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