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焦慮的溝通~完全實用的佛系人際對策
☆聖嚴法師教你「利己利人」的溝通智慧
@適讀對象
‧上班族的強心劑
‧各種菜鳥新鮮人的定心丸
‧邊緣人、繭居族的人際救生圈
‧家族、群組求生術
# 絕對心有戚戚焉的溝通問題解答
‧如何和不喜歡的人相處?
‧遠離雙面人
‧因為柔軟,所以堅強
‧好人真的比較吃虧嗎?
‧走自己的路,不必比較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從心溝通 總綱領)
【不想溝通的人】
人是群體的動物,不可能離群索居,除非你想成為與世隔絕的人,把自己關在一個獨立的空間裡,不想和任何人接觸,也不想請求任何人幫忙,那才不需要與人溝通,否則誰都免不了要與他人溝通。
溝通很重要,可是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我們都會選擇與自己比較契合的人來往。總認為:反正不和某某人來往,不和某某人談話,一樣會有其他朋友,一樣可以過日子。於是就開始有所分別:這個人是我的朋友,那個人不是我的朋友;或是這班人都是壞人,我不願意和他們做朋友。
像這樣的人,在腦子裡已經設定好標準,認定了某些人不夠朋友,或不是朋友,或是這些人都是出賣他、要占他便宜的,甚至覺得別人的水準太差,不夠資格做他的朋友。這種不願雙向溝通的人,要和他交朋友是很難的,因為,溝通一定是雙向的,如果只是單向的就不能稱作溝通,因為根本無從溝通起。
照常理說,只要不是惡友、損友,交朋友應該是多多益善,但如果任憑你如何努力,對方還是不願接受你,仍然對你有敵意,那就不用再努力,只有暫不往來了。
因為你不一定非得和他做朋友不可,更何況是他不願意和你來往,不願意接納你,如果你執意要和他來往,不但你很痛苦,他會更痛苦。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也是無可奈何的。不過,即使如此,也不要把對方當成敵人,心裡還是要把他當成朋友。
【默擯】
這就是佛法中所謂「默擯」的方式。
「默」是沉默,「擯」就是驅逐,意思是他不生活在我的範圍裡,我也不生活在他的範圍裡,彼此互不干擾、涉入。
因為既然沒有辦法溝通,那就不需要再強求了。尤其是當對方無理取鬧、不可理喻,你和他有理也講不通時,那只有用默擯的方式。可是等他回心轉意後,還是要將他視為朋友,不要因此而把他當成十惡不赦的人。
【試探】
另外,還有一種方式是「試探」。
幾次試探後或許會發現,也許是因為你的方法、心態或言語讓對方誤會,以致於他無法接受。這時你必須先調整自我,調整到對方能夠接受的程度為止。但不能把自己完全變成別人期待的樣子,否則就失去了自己的立場與原則,連一般人也無法接受。
你可以試著想辦法先適應對方,將自己的一部分改變,經過多次的適應調整,最後也許對方會回心轉意,願意主動或被動地與我們接觸。
【結真正的善緣】
佛教中有「結緣」的說法,意思就是人與人之間彼此支持、協助,共同走上良善、光明的道路。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慈悲的對象,除了慈悲別人,也要慈悲自己。因為不慈悲自己,會讓自己很痛苦。例如,有的人不肯原諒自己,於是就傷害自己。其實做錯事,改過就好,若是不斷責罰自己,就會一直陷在痛苦之中,這就是對自己不慈悲了。對別人也是一樣,如果態度不慈悲,可能就會一再地傷害他人。
「智慧不起煩惱」這句話,則是讓人不起煩惱的方法。人在煩惱中糾纏,可說是最痛苦的事,因為煩惱就好像是自己在整自己般愚蠢,想要化解,就要運用佛法的空觀智慧,有了空觀的智慧,煩惱自然就沒有了。
☆聖嚴法師教你「利己利人」的溝通智慧
@適讀對象
‧上班族的強心劑
‧各種菜鳥新鮮人的定心丸
‧邊緣人、繭居族的人際救生圈
‧家族、群組求生術
# 絕對心有戚戚焉的溝通問題解答
‧如何和不喜歡的人相處?
‧遠離雙面人
‧因為柔軟,所以堅強
‧好人真的比較吃虧嗎?
‧走自己的路,不必比較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從心溝通 總綱領)
【不想溝通的人】
人是群體的動物,不可能離群索居,除非你想成為與世隔絕的人,把自己關在一個獨立的空間裡,不想和任何人接觸,也不想請求任何人幫忙,那才不需要與人溝通,否則誰都免不了要與他人溝通。
溝通很重要,可是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我們都會選擇與自己比較契合的人來往。總認為:反正不和某某人來往,不和某某人談話,一樣會有其他朋友,一樣可以過日子。於是就開始有所分別:這個人是我的朋友,那個人不是我的朋友;或是這班人都是壞人,我不願意和他們做朋友。
像這樣的人,在腦子裡已經設定好標準,認定了某些人不夠朋友,或不是朋友,或是這些人都是出賣他、要占他便宜的,甚至覺得別人的水準太差,不夠資格做他的朋友。這種不願雙向溝通的人,要和他交朋友是很難的,因為,溝通一定是雙向的,如果只是單向的就不能稱作溝通,因為根本無從溝通起。
照常理說,只要不是惡友、損友,交朋友應該是多多益善,但如果任憑你如何努力,對方還是不願接受你,仍然對你有敵意,那就不用再努力,只有暫不往來了。
因為你不一定非得和他做朋友不可,更何況是他不願意和你來往,不願意接納你,如果你執意要和他來往,不但你很痛苦,他會更痛苦。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也是無可奈何的。不過,即使如此,也不要把對方當成敵人,心裡還是要把他當成朋友。
【默擯】
這就是佛法中所謂「默擯」的方式。
「默」是沉默,「擯」就是驅逐,意思是他不生活在我的範圍裡,我也不生活在他的範圍裡,彼此互不干擾、涉入。
因為既然沒有辦法溝通,那就不需要再強求了。尤其是當對方無理取鬧、不可理喻,你和他有理也講不通時,那只有用默擯的方式。可是等他回心轉意後,還是要將他視為朋友,不要因此而把他當成十惡不赦的人。
【試探】
另外,還有一種方式是「試探」。
幾次試探後或許會發現,也許是因為你的方法、心態或言語讓對方誤會,以致於他無法接受。這時你必須先調整自我,調整到對方能夠接受的程度為止。但不能把自己完全變成別人期待的樣子,否則就失去了自己的立場與原則,連一般人也無法接受。
你可以試著想辦法先適應對方,將自己的一部分改變,經過多次的適應調整,最後也許對方會回心轉意,願意主動或被動地與我們接觸。
【結真正的善緣】
佛教中有「結緣」的說法,意思就是人與人之間彼此支持、協助,共同走上良善、光明的道路。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慈悲的對象,除了慈悲別人,也要慈悲自己。因為不慈悲自己,會讓自己很痛苦。例如,有的人不肯原諒自己,於是就傷害自己。其實做錯事,改過就好,若是不斷責罰自己,就會一直陷在痛苦之中,這就是對自己不慈悲了。對別人也是一樣,如果態度不慈悲,可能就會一再地傷害他人。
「智慧不起煩惱」這句話,則是讓人不起煩惱的方法。人在煩惱中糾纏,可說是最痛苦的事,因為煩惱就好像是自己在整自己般愚蠢,想要化解,就要運用佛法的空觀智慧,有了空觀的智慧,煩惱自然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