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自己沒那麼好?:一位實習醫師的冒牌者症候群實錄 | 拾書所

總覺得自己沒那麼好?:一位實習醫師的冒牌者症候群實錄

$ 229 元 原價 290
  ★ 法國心理學雜誌《大腦與心理》、法國重要人文刊物《哲學月刊》選書
  ★ 最有趣、最有梗的心理學圖文讀本
  ★ 作者獲選《浮華世界》2019年「30名將改變法國的年輕人」
  ★ 收錄作者獨家為臺灣讀者繪製的中文內容!
  ★丁郁芙、王浩威、余欣蓓、吳佳璇、巫毓荃、洪仲清、胡海國、張子午、張國洋、蔣立德、劉仲彬、劉軒、盧美妏、蘇益賢──真心覺得好推薦


  你是否在受稱讚時,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說得那麼好?
  你是否覺得自己的成就,都是因為運氣好?
  你是否總是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總是很沒有安全感?
  別擔心,你只是被「冒牌者症候群」纏上了!


  露西是位年輕的實習醫師,卻有個難以說出口的困擾:
  她總覺得自己處處不合格,並且深為這種病態的情緒所苦,
  甚至無法好好跟病患介紹自己,因為自己是個冒牌貨,
  更擔心有天會露出馬腳……

  考試成績佳,是剛好都出了自己會的題目。
  考上醫學系,是因為同學的筆記做得好。
  從來沒被當,是因為臨時抱佛腳的短期記憶。
  今日的成就,全都是一系列的巧合。

  她希望能夠擺脫這種在眾人前說謊般的自我懷疑。
  因緣際會下,她被分派到一間精神重症病房實習,
  這裡不僅顛覆了她對瘋狂的所有想像,
  並在以同理心聆聽病患的故事時,
  讓她開始慢慢找回自信……

  本書來自作者克萊兒的親身經歷,
  她以中肯、幽默也很感性的觀察紀錄,
  娓娓道出深受冒牌者症候群困擾的心路歷程,
  並提供解套之道。


各界盛讚

  丁郁芙(臨床心理師)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
  余欣蓓(作家)
  吳佳璇(精神科醫師)
  巫毓荃(中研院史語所助研究員、精神科醫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胡海國(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張子午(《報導者》記者)
  張國洋(大人學創辦人)
  蔣立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人生障礙俱樂部》作者)
  劉軒(知名作家、心理導師)
  盧美妏(職業生涯諮詢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好評推薦

  ● 余欣蓓(作家)
  這是本精彩絕倫、充滿法式風格的圖文書,以輕鬆詼諧的自剖觀點,坦白「冒牌者症候群」恐懼,將精神科實習醫師的權威地位,巧妙解構為與病者平行的患者視野。診間裡年輕實習醫師內心的冒牌者戲碼正緊鑼登場、病友的妄想症也震天價響。隨著書本推進,讀者將進入一段引人入勝的精神重症病房旅程,感受眾生皆平等、人人有哀樂!

  ● 胡海國(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身為精神科實習醫師的作者,簡要而清晰地描繪她在嚴重病人的精神科醫療環境中,所見所聞的精神醫學多元性學習,並真誠地闡述她心虛的精神狀態下,真誠的成長過程。讀來有趣且智性十足,值得推介。

  ● 張子午(《報導者》記者)
  身為一名記者,時刻遭逢與個人有限生活經驗迥異的人事物,無論讀者的回應是肯定、質疑或更常見的激不起任何反應,自我質疑如影隨形,尤其在近年專注於報導精神疾病此一敏感議題更是如此。我真的夠資格寫出人們的精神苦難,而非在消費或加劇奇觀嗎?看完這本幽默自嘲又飽含知識含量的圖文書,我的焦慮稍稍緩解,原來精神科醫師在面對難解的心靈之謎,也時常充滿惶惑不安,但在自省的關照中,「他者」成為一面鏡子,持續引領我們向前。

  ●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人生障礙俱樂部》作者)
  兩條主線,一條是實習醫師的內心劇場,一條是精神病房的直擊現場。實習醫師不缺腦力,缺的是自信,只好瞇著眼看世界,這一瞇,視野反倒顯得銳利。精神科不執刀,作者索性用一支畫筆解剖整間病房,精神醫學史、病房文化、臨床症狀,以及人權反思,全都疊加在橫切面上。全書幽默細膩,作者自帶揶揄體質,無論讀者身分為何,只要對精神醫療有興趣,都能輕鬆跨越閱讀門檻。從法國到臺灣,相距數千英里,但在作者筆下,兩地沒有時差。

  ● 盧美妏(職業生涯諮詢師)
  別人眼裡優秀的你都是假冒的?害怕被看穿不完美的真實面貌?取得成就只是因為運氣好?如果你曾有這些懷疑,也許你深受「冒牌者症候群」所困。本書作者曾是精神科醫師,透過圖文詳實記錄她陷入冒牌者自我懷疑思維的歷程。內在對己嚴格要求與評價,並深信外在讚賞與肯定都只是客套假象。翻開書看看她是怎麼發現、駁斥並走出這些假冒者的非理性信念。追求完美的你,想要的只是愛。

  ● 蔣立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
  作者嘗試用不到100頁的空間,傳達部分於實習時獲得的精神科學與心理學概念,加上部分內心經歷(與小劇場),繪製出一本具同理與自省的紀錄小品。雖然礙於篇幅無法表達全面,仍值得細細品味。

  ●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還不夠好」是個魔咒,不管是醫師、心理師、辦公室同事,還是看著這段文字的你我都難以躲過。跟隨作者幽默寫實的畫作一起認識這個現象,也跟著她的導引,在精神醫學—外人認為充滿瘋狂的專業裡—看見冒牌者症候群最佳解方:了解這是每人都擁有的,人性的那一面。

  ● 《世界報》
  以有效率的設計,讓讀者在簡短篇幅裡讀取更多故事。

  ● 《心理月刊》
  在這本驚人的初試啼聲之作中,作者從醫師轉變風格,有望克服這著名的心理綜合症。

  ● 《哲學月刊》
  巧妙掌握瘋狂的脆弱性。

  ● 《ELLE》
  這症狀可能有點令人迷惑,但這本書的內容卻很令人有所啟發!

  ● 法國音樂文化週刊《Les Inrockuptibles》
  即便主題嚴肅,卻是本令人振奮的自傳體小說!充滿活力、通俗易懂。

  ● 《What's Up Doc》
  這本書實在太幽默!太幽默!因為真是如此所以要說兩次!作者的巧妙運用,讓幽默在全書中彷彿呼吸新鮮空氣一樣自然。

  ● 《Rebelle Santé》

  以幽默破解一般認知。

  ● 《Revue Des Ash》
  生動逼真、療癒滿點!

讀者好評

  ● 很喜歡本書中所包含的幽默感!
  ● 線條簡單,讓這本書成為一個能有效說出重點的作品。
  ● 一本你我絕對該讀的作品,推薦給所有照護者、病患,以及病患的家人們。
  ● 有故事、有設計、有反映社會現況、有幽默,這本書通通都包了!
  ● 媒體將精神患者描述為危險且不可預測,但我很高興看到這樣一本顯示患者真實情況的圖文書,而不是我們所認為的那樣。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