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普考﹝獨家!100%傳授破題秘訣﹞文化行政類[文化人類學]歷屆試題精闢新解〔高考/地方特考〕 | 拾書所

高普考﹝獨家!100%傳授破題秘訣﹞文化行政類[文化人類學]歷屆試題精闢新解〔高考/地方特考〕

$ 308 元 原價 390
◎架構層次分明‧100%掌握破題秘訣
◎名師精解歷屆試題‧以簡馭繁
◎相關題型舉隅‧延伸學習增強實力


  文化人類學科在文化行政的考科中一直都被視作必讀以及需要用心準備的科目,也是考生們準備最久的科目。其原因無他,主要是文化人類學科的考試範圍其實並非限縮在文化方面的內容,而是以人類學的範圍去進行命題,因此,其試題會觸及到的面向就範圍就非常廣闊,有時甚至跨足經濟、藝術等方面。例如:108年公務人員升官等第三題涉及經濟學範疇、104年高考三級第二題則是藝術相關。

  正因為人類學的範圍廣闊,並且發展許多分支派系,諸如:語言人類學派、文化人類學派、經濟人類學派、社會人類學學派等,結合不同學科的理論進行研究。因此,考生對於準備文化人類學科往往只能依賴各種概論性的專書,但是,囫圇吞棗或是隨意廣泛閱覽,對於答題的效果往往有限。而且準備人類學的考試,不僅要熟悉理論,還需要對不同地區的民族與社會發展脈絡個案有一定程度的瞭解,才能夠在面對考題時順利作答。

  以下是筆者建議的準備方向:

  一、原住民族群文化發展或是困境主題(出題機率15%)
  此處所指的原住民族群並不局限於臺灣的情況,美洲、非洲、紐西蘭、東南亞文化圈等,過往各地區的主流文化或是殖民帝國與當地原住民之間產生的交流與衝突,都是人類學進行研究的對象,甚至許多理論都是由此而生。在歷屆考題中此類題型也不少,諸如:101年高考三級第四題探討新舊社會環境對原住民傳統文化的影響、102年高考三級第一題討論政府對於原住民族群的認定問題、103年高考三級第一題討論人類學對臺灣原住民研究的貢獻以及第四題「第四世界」與臺灣原住民之間的議題探討。以上這些題目只要對其思潮或是族群發展變遷的脈絡有所瞭解,基本上就能夠取得一定程度的分數。而且比起生硬的理論準備起來也較為輕鬆,也容易進入狀況。

  二、人類學各分支著名理論發展以及相關討論(出題機率15%)
  此部分的準備是文化人類學科考試的基本功,無論是後面提到的個案分析或是實務結合,都需要對理論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否則很容易全盤皆失。因此,人類學的各分支與學派的理論準備就相當重要。而較好的入門手段就是概論性的書籍,人類學的各學派概論性的書籍在閱讀時,應該較著重在理論的核心價值以及發展脈絡,學派理論的重心可以先以較顯學的學派依序閱讀準備,順序大致為:文化人類學優先,再來是社會人類學,語言人類學還有經濟人類學則是選擇較著名的理論,如:卡爾.博蘭尼所提出的經濟理論,在106年高考三級以及107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考試就相繼出現。若準備時間沒那麼充分,最好還是把握文化人類學的理論,原因在於近年的考題中以民族發展的文化人類學類型的題目還是較常出現。

  三、以學派理論分析實際個案(出題機率10%)
  這類型的考題相當頻繁,至少隔一年就會出現一題,有時還會一份試卷中出現一題以上這類的題型,105年高考三級就出現第二題與第三題是這類的題型。面對這種題型準備的方式,就必須先將理論基礎穩固好,至少能夠獲得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分數。與實際個案的連結則要透過對古今中外的民族發展有所涉略,才能夠比較應付考題的後半段。若準備時間不足,則就專心將臺灣的漢人、日本人與原住民各族群之間互動的歷史與發展找出來閱讀瞭解,至少能夠應付大半的情況。

  四、學派理論與文化行政實務之間的結合與運用(出題機率10%)
  由於文化人類學科是屬於文化行政的考試科目之一,因此,將人類學理論運用在行政工作方面的試題也可說是每一、兩年就會出現的題型,甚至106年高考三級就連考兩題這類型的題目。準備的方法與個案分析類似,首先必須將理論基礎建立好,尤其是牽涉到個人認知涵養的相關理論,諸如:反思人類學、文化相對論、文化帝國主義等,優先瞭解其內涵。再來就透過這些理論的發展脈絡,瞭解這些理論想要解決的社會問題或是行為認知,就能夠清楚這些理論運用在行政工作上的方式以及可能性。

  五、其它
  複數單純學科專有名詞解釋,這類的題型雖然不常見,但是在96年以及93年高考三級都有出現過,100年後就相當少見,能夠推估約3至5年左右就會出現一次,但是,內容範圍難以預測,一般都是要求考生解釋三個人類學範疇的專有名詞。僅能靠基本大量閱讀與吸收人類學的相關理論進行應對,不過還好這類型的考題不常出現,而且108年度高考三級剛出現過,所以近年再出現這類題型的機會小很多。

  除了學科理論的閱讀之外,國內外原住民族群的重大時事,也同樣需要盡量去瞭解其過程以及相關評論。之所以準備這方面的資訊,主要有三種好處,首先,分析文化人類學理論的題型中,高達七成的比例會出現考生提出現實生活中的個案進行舉例說明,能夠知道越多族群相關問題的個案經過與發展,在面對這些考題時更能夠有效率的作答。第二,當國內外原住民族群有重大的事件發生時,與其相關的議題或是文化人類學理論考題,很可能會成為當年或是接下來一、兩年出現的題型,因此,對於這些事件有所瞭解在面對考試較有優勢。第三,在國內外原住民族群發生事件後,必定有相關研究者進行撰文討論(可以透過搜尋台大、東華、台東大學等具有人類學或民族學相關學科的老師,查詢他們是否有投書平面或網路媒體進行評論),在其文中不僅會描述對事件的看法,有時也會提到相關的理論,閱讀這些文章不僅可以清楚事件的脈絡,還可以吸收相關理論的知識。

  以上的建議,執行起來看似簡單,但卻是需要時間的累積,需要好好安排讀書進度,才能夠比別人準備得更為充分!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