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中篇小說,一首奏得剛好的樂曲
法蘭西學院院士:「菲耶的才華即在於將深度藏在表面。」
2010年法蘭西學術院小說大獎
法蘭西學院院士:「菲耶的才華即在於將深度藏在表面。」
2010年法蘭西學術院小說大獎
菲耶在報上看到一則發生在日本的真實新聞,久久無法忘懷。他決定以此為題材,創作出一篇小說。於是菲耶特地前往日本,了解當地社會文化,寫出了這本驚艷法國文壇的《長崎》。
志村先生一個人獨居,卻發現冰箱的食物會默默消失。為了找出原因,他裝了網路監視攝影機,結果發現有一名女子在他出門上班後於家中出沒。原來,這名女子已經在他家生活了一年,住在他很少使用的那間榻榻米和室壁櫥裡,她謹慎維持著最低限度的需求,只在他上班時間出來活動。
孤寂,疏離。《長崎》寫出了生而為人極微小的生存需要、在社會上全無立錐之地時的無依,與我們所在社會似乎漸漸變得無人能夠掌握的秩序。
菲耶在寫給台灣讀者的〈後記〉中,指出他在本書探討了一個他很關心的主題:「這個世界的侵入性越來越強,且鋪天蓋地,來勢洶洶;生活在其中,現代人如何還能保有個人隱私?」並且邀請台灣的讀者一起來分擔對世界的關心與憂心。
這部跨越文化和國界,風格極簡的作品被法蘭西學術院院士、作家維圖 (Frederic Vitoux) 譽為:「一首奏得剛好的小提琴曲。我們全體法蘭西院士都明顯感受到,艾力克˙菲耶能以非常簡潔、非常透明的筆觸製造一種紊亂的情緒----如德國作家霍夫曼史塔所言:深度應藏於表面。菲耶的才華即在於將深度藏在表面。」
本書特色
完美的中篇小說演出。
被法蘭西院士譽為:「一首奏得剛好的小提琴曲」。
菲耶同時也是個世界的旅人,雖然用法語寫作,但從全世界取材。
他預定2020年十月將再次訪台,並駐台寫作兩個月。
得獎記錄
2010年法蘭西學術院小說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