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影響二十世紀中國史學界最鉅的史家之一,
顧頡剛歷六十餘年寫就,洋洋灑灑六百萬言之日記,
真實呈現了顧頡剛的內心世界,以及其所處的風雲變幻的時代。
疑古辨偽派之史學大家顧頡剛(1893-1980),成長於晚清,其學說深受戊戌、維新變法思想,以及五四以降西方科學主義及懷疑論之影響。他所提出的古史層累說,及打破漢民族出於一元的觀念,皆對後世影響深遠;在中國古代史、歷史文獻學、歷史地理學、民俗學等領域皆有卓著貢獻。
《顧頡剛日記》共十二卷,聯經版為唯一繁體中文版本。除1913年及1919年的片段記載外,自1921年起歷經六十年未曾中斷,其自言這六百萬言的日記,是他「生命史中最寶貴之材料」(出自1939.10.25之日記)。
顧頡剛之日記真切地寫出了其所思所感,他曾自言「一天的日記,輒費半天的功夫」。且除當下之感受外,晚年重看若有不同觀點,亦會一併記上。正因這種認真的寫作態度,身為史學家搜集、積累、驗證、思辨史料之過程,皆在字裡行間自然流露體現;對於內心之情感暗湧,他亦皆直言不諱。向妻子求親過程中之煞費苦心,以及後來對北大學生譚慕愚暗中傾慕之心情,前後綿延半世紀。在謹肅面容之下,大學者內心曲折幽深之情思,盡皆付諸日記。
除此之外,顧頡剛流轉於學政商界間的事業心;他與魯迅、胡適等人的往來及齟齬;以及他先受西方思想洗禮、復遭文化大革命之傾軋,直至晚年面對國民黨和共產黨的態度,其所處之人世與時代,在日記中都一一顯影。
是以,看這樣一部日記,便有了三層意思。第一層,讀其文、想見其人;第二層,觀其思想脈絡之演變與經歷,得以更深入理解其學術理論演進,以及近代史學之重要轉折如何逐漸開展;第三層,則是在顧頡剛的年歲遞嬗之中,具體而微地顯露出的歷史變幻之滄海桑田。
顧頡剛歷六十餘年寫就,洋洋灑灑六百萬言之日記,
真實呈現了顧頡剛的內心世界,以及其所處的風雲變幻的時代。
疑古辨偽派之史學大家顧頡剛(1893-1980),成長於晚清,其學說深受戊戌、維新變法思想,以及五四以降西方科學主義及懷疑論之影響。他所提出的古史層累說,及打破漢民族出於一元的觀念,皆對後世影響深遠;在中國古代史、歷史文獻學、歷史地理學、民俗學等領域皆有卓著貢獻。
《顧頡剛日記》共十二卷,聯經版為唯一繁體中文版本。除1913年及1919年的片段記載外,自1921年起歷經六十年未曾中斷,其自言這六百萬言的日記,是他「生命史中最寶貴之材料」(出自1939.10.25之日記)。
顧頡剛之日記真切地寫出了其所思所感,他曾自言「一天的日記,輒費半天的功夫」。且除當下之感受外,晚年重看若有不同觀點,亦會一併記上。正因這種認真的寫作態度,身為史學家搜集、積累、驗證、思辨史料之過程,皆在字裡行間自然流露體現;對於內心之情感暗湧,他亦皆直言不諱。向妻子求親過程中之煞費苦心,以及後來對北大學生譚慕愚暗中傾慕之心情,前後綿延半世紀。在謹肅面容之下,大學者內心曲折幽深之情思,盡皆付諸日記。
除此之外,顧頡剛流轉於學政商界間的事業心;他與魯迅、胡適等人的往來及齟齬;以及他先受西方思想洗禮、復遭文化大革命之傾軋,直至晚年面對國民黨和共產黨的態度,其所處之人世與時代,在日記中都一一顯影。
是以,看這樣一部日記,便有了三層意思。第一層,讀其文、想見其人;第二層,觀其思想脈絡之演變與經歷,得以更深入理解其學術理論演進,以及近代史學之重要轉折如何逐漸開展;第三層,則是在顧頡剛的年歲遞嬗之中,具體而微地顯露出的歷史變幻之滄海桑田。